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1 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1.2.2 数学探究栏目是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2页 |
1.2.3 数学探究栏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 关于数学教科书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 关于教科书中栏目的研究 | 第18-22页 |
2.2.1 关于数学探究栏目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2 关于数学探究栏目的功能 | 第19页 |
2.2.3 关于数学探究栏目的教学实施现状 | 第19-21页 |
2.2.4 关于数学探究栏目的比较研究 | 第21-22页 |
2.3 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3 初中数学教科书探究栏目文本内容分析 | 第23-35页 |
3.1 教科书探究栏目的数量与分布 | 第23-24页 |
3.2 教科书探究栏目呈现方式 | 第24页 |
3.3 教科书探究栏目的分类 | 第24-27页 |
3.4 教科书探究栏目编写特点 | 第27-29页 |
3.4.1 探究栏目之间互相匹配、相辅相成 | 第27-28页 |
3.4.2 探究栏目的编排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 第28-29页 |
3.5 探究栏目的教学作用 | 第29-35页 |
3.5.1 七年级教科书探究栏目及其教学作用 | 第29-31页 |
3.5.2 八年级的探究栏目及其教学作用 | 第31-32页 |
3.5.3 九年级的探究栏目及其教学作用 | 第32-35页 |
4 初中数数学教科书探究栏目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35-59页 |
4.1 调查的目的 | 第35页 |
4.2 调查的方法及对象 | 第35-36页 |
4.3 调查的设计 | 第36-37页 |
4.4 研究的信度、效度 | 第37-38页 |
4.4.1 研究的信度 | 第37-38页 |
4.4.2 研究的效度 | 第38页 |
4.5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5页 |
4.5.1 对探究栏目的价值认可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38-40页 |
4.5.2 对探究栏目的文本编排的调查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4.5.3 对探究栏目的教学实施观念的调查分析 | 第41-42页 |
4.5.4 对探究栏目实际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 | 第42-45页 |
4.6 调查的主要结论 | 第45页 |
4.7 讨论与思考 | 第45-59页 |
4.7.1 教师的因素分析 | 第46-49页 |
4.7.2 学生的因素分析 | 第49-50页 |
4.7.3 教科书的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4.7.4 学校环境的因素分析 | 第53-59页 |
5 基于调查结果的探究栏目的教学建议 | 第59-67页 |
5.1 对教师进行探究栏目教学实施的建议 | 第59-62页 |
5.1.1 教师对教科书中的探究栏目可以进行改造 | 第59-61页 |
5.1.2 教师要相信学生,为学生多创设探究的空间,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 第61-62页 |
5.1.3 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专业素养 | 第62页 |
5.2 对学校开展探究栏目的建议 | 第62-63页 |
5.2.1 组织各种形式的数学兴趣小组,推进分层教学 | 第62-63页 |
5.2.2 学校要提供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 第63页 |
5.3 对数学探究栏目编写的建议 | 第63-67页 |
5.3.1 提高探究栏目的可操作性 | 第63-64页 |
5.3.2 在文本结构上要凸显数学核心素养 | 第64页 |
5.3.3 文本内容加强课程的横向联系,凸显中国传统数学文化 | 第64-65页 |
5.3.4 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凸显时代性 | 第65-67页 |
6 结论与反思 | 第67-69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7页 |
6.2 反思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8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