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木耳(云耳、黑木耳)论文

保定山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及黑木耳培养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黑木耳简介第12-13页
    1.3 黑木耳的药用价值第13-16页
        1.3.1 降血脂作用第14页
        1.3.2 降血糖作用第14页
        1.3.3 抗血栓作用第14-15页
        1.3.4 抗肿瘤活性第15页
        1.3.5 抗衰老活性第15页
        1.3.6 抗辐射作用第15-16页
    1.4 大型真菌的液体发酵第16-17页
    1.5 大型真菌的多糖研究第17-19页
        1.5.1 大型真菌多糖的提取第17-18页
        1.5.2 多糖的活性研究第18-19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1.6.1 课题来源第19页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保定山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保定山区野外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第20-26页
        2.2.1 调查及鉴定方法第20-21页
        2.2.2 调查结果第21-26页
    2.3 保定山区主要栽培菌类生产情况调查第26-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适合推广的黑木耳品种选择研究第28-32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材料第28页
        3.2.1 供试菌株第28页
        3.2.2 培养基第28页
        3.2.3 主要仪器设备第28页
    3.3 实验方法第28-29页
        3.3.1 菌种活化及培养第28页
        3.3.2 配方筛选实验第28-29页
        3.3.3 优良菌株筛选实验第2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29-31页
        3.4.1 主要栽培料筛选实验第29页
        3.4.2 以木屑为主要栽培料的配方筛选实验第29-30页
        3.4.3 优良菌株的筛选实验第30-31页
    3.5 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黑木耳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第32-36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实验材料第32-33页
        4.2.1 供试菌株第32页
        4.2.2 培养基第32页
        4.2.3 实验试剂第32-33页
        4.2.4 主要仪器设备第33页
    4.3 实验方法第33页
        4.3.1 黑木耳母种的制备第33页
        4.3.2 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对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3页
        4.3.3 测定方法第33页
    4.4 实验结果第33-35页
        4.4.1 不同碳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3-34页
        4.4.2 不同氮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4-35页
        4.4.3 不同无机盐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5页
    4.5 小结第35-36页
第5章 黑木耳液体发酵的条件优化研究第36-42页
    5.1 引言第36页
    5.2 实验材料第36-37页
        5.2.1 供试菌株第36页
        5.2.2 培养基第36页
        5.2.3 实验试剂第36页
        5.2.4 主要仪器设备第36-37页
    5.3 实验方法第37页
        5.3.1 操作方法第37页
        5.3.2 菌丝体生物量的测定第37页
        5.3.3 总多糖的提取与测定第37页
    5.4 实验结果第37-41页
        5.4.1 不同接种量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7-38页
        5.4.2 不同初始pH 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8页
        5.4.3 不同温度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8-39页
        5.4.4 不同转速对黑木耳液体发酵的影响第39-40页
        5.4.5 黑木耳液体发酵几种条件的优化研究第40-41页
    5.5 小结第41-42页
第6章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第42-47页
    6.1 引言第42页
    6.2 实验材料第42-43页
        6.2.1 菌丝体粉第42页
        6.2.2 实验试剂第42页
        6.2.3 主要仪器设备第42-43页
    6.3 实验方法第43-44页
        6.3.1 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第43页
        6.3.2 超声波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第43页
        6.3.3 微波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第43-44页
        6.3.4 分析方法第44页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6.4.1 热水浸提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正交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4-45页
        6.4.2 超声波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正交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5-46页
        6.4.3 微波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正交实验数据及分析第46页
    6.5 小结第46-47页
第7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蚂蝗属植物单宁含量动态变化及其饲用价值研究
下一篇:黄白侧耳优化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