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剖析 | 第9-12页 |
1.2.1 国内矿业权市场投资风险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矿业权市场风险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以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矿业权市场与风险 | 第14-24页 |
2.1 矿业权及其法律属性 | 第14-19页 |
2.1.1 矿业权的界定 | 第14-15页 |
2.1.2 矿业权的法律属性 | 第15-19页 |
2.2 矿业权市场 | 第19-22页 |
2.2.1 矿业权市场建设 | 第19-20页 |
2.2.2 矿业权市场行为和市场规模 | 第20-22页 |
2.3 风险含义 | 第22-24页 |
3 国内矿业权市场风险变量分析 | 第24-36页 |
3.1 外生变量风险分析 | 第24-28页 |
3.1.1 政策风险 | 第24-26页 |
3.1.2 体制风险 | 第26-27页 |
3.1.3 企业自身的管理风险 | 第27页 |
3.1.4 科技发展与新能源的开发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 第27-28页 |
3.2 内生变量风险分析 | 第28-32页 |
3.2.1 储量风险 | 第28页 |
3.2.2 地勘风险 | 第28页 |
3.2.3 评估风险 | 第28-30页 |
3.2.4. 矿产品价格风险 | 第30-31页 |
3.2.5 自然风险 | 第31-32页 |
3.3 国内矿业权市场各主体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 第32-36页 |
3.3.1 市场的监管者 | 第32页 |
3.3.2 矿业权的供给方 | 第32-33页 |
3.3.3 矿业权投资企业 | 第33-34页 |
3.3.4 渠道层面 | 第34-35页 |
3.3.5 客户层面—矿业权的使用者 | 第35-36页 |
4 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国内矿业权市场风险 | 第36-43页 |
4.1 建立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模型 | 第36-37页 |
4.2 构造判断矩阵及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第37-38页 |
4.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8-39页 |
4.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39-41页 |
4.5 实务中的风险防范 | 第41-43页 |
5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详细摘要 | 第52-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