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产品管理论文

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表目次第18-20页
图目次第20-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37页
    一、研究背景与论题的提出第22-24页
    二、研究意义第24-25页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5-33页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33-36页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36-37页
第二章 产品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第37-74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37-44页
        一、“产品”的界定第37-38页
        二、“产品质量”的含义及其演进第38-39页
        三、“产品质量发展”的概念与意义第39-44页
    第二节 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第44-68页
        一、“产品质量发展”的评价与测量第44-54页
        二、中国产品质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54-68页
    第三节 关于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理论框架第68-74页
        一、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内涵第68-69页
        二、经济性机制第69-72页
        三、非经济性机制第72-74页
第三章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第74-105页
    第一节 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第74-86页
        一、总量供求矛盾对产品质量发展的影响第74-75页
        二、产品质量供给及其变动规律第75-79页
        三、产品质量需求及其变动规律第79-82页
        四、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实现第82-86页
    第二节 关于产品供给总量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第86-93页
        一、研究假设第86-87页
        二、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第87页
        三、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第87-89页
        四、实证结果与检验分析第89-92页
        五、结论第92-93页
    第三节 关于价格因素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第93-105页
        一、研究假设第93页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第93-94页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第94-99页
        四、实证分析第99-104页
        五、结论第104-105页
第四章 竞争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05-126页
    第一节 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内涵、特点及其实现条件第105-107页
        一、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内涵第105-106页
        二、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特点第106页
        三、产品质量竞争机制的实现条件第106-107页
    第二节 垄断或竞争的市场结构与厂商的质量决策第107-110页
        一、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质量决策第108-109页
        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质量决策第109-110页
    第三节 竞争机制对产品质量发展的影响第110-115页
        一、行政性进入壁垒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10-112页
        二、贸易自由化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12-114页
        三、“可竞争性”对于产品质量发展的重要性第114-115页
    第四节 关于竞争机制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第115-126页
        一、研究假设第115-116页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第116页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第116-121页
        四、实证分析第121-125页
        五、结论第125-126页
第五章 信息机制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26-143页
    第一节 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第126-128页
        一、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概念第126-127页
        二、质量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失灵第127-128页
    第二节 产品质量信息供求机制及其动态变化第128-137页
        一、产品质量信息供给与信号传递机制第128-132页
        二、产品质量信息需求与信息甄别机制第132-133页
        三、产品质量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的动态变化第133-137页
    第三节 关于信息机制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第137-143页
        一、研究假设第137-138页
        二、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第138页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138-139页
        四、实证分析第139-142页
        五、结论第142-143页
第六章 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43-164页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的供给和需求第143-148页
        一、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需求的影响第143-146页
        二、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供给的影响第146-148页
    第二节 收入分配对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影响第148-154页
        一、收入分配结构与产品质量的市场分割第148-150页
        二、收入约束条件下最低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供需均衡的影响第150-154页
    第三节 关于收入分配影响产品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第154-164页
        一、研究假设第154页
        二、实证模型与研究方法第154-155页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第155-159页
        四、实证分析第159-163页
        五、结论第163-164页
第七章 主要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第164-188页
    第一节 德国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第164-171页
        一、战后德国产品质量发展概况第164-166页
        二、德国产品质量发展监管体系的建立第166-168页
        三、德国的产品质量认证与标准化体系第168-169页
        四、德国的职业教育与产品质量发展第169-171页
    第二节 美国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第171-177页
        一、美国“质量振兴法案”的提出第172页
        二、加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立法第172-174页
        三、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及其职责分工第174-175页
        四、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产品质量认证认可第175-176页
        五、通过颁发“波多里奇质量奖”培育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第176-177页
    第三节 日本产品质量发展的经验第177-188页
        一、日本战后“质量复兴”战略的背景第177-180页
        二、日本战后“质量复兴”战略的主要内容第180-182页
        三、“质量复兴”战略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第182-188页
第八章 我国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第188-207页
    第一节 产品质量发展自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第188-191页
        一、产品质量存在外部性第188-189页
        二、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不对称性第189-190页
        三、“可竞争性”的市场环境难以自发形成第190页
        四、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第190-191页
        五、产品质量发展自运行难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第191页
    第二节 政府对产品质量发展进行干预的形式第191-194页
        一、税收和补贴第191-192页
        二、对产品质量进行立法第192-193页
        三、对产品质量进行行政监管第193-194页
        四、提供产品质量信息服务第194页
        五、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产品第194页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构建第194-207页
        一、在尊重市场逻辑的基础上深化产品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改革第196-198页
        二、大力推进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第198-199页
        三、培育和促进产品质量服务市场的发展第199-200页
        四、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第200-202页
        五、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第202-205页
        六、培育有助于促进产品质量发展的文化土壤第205-207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207-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第216-217页
后记第217页

论文共2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