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及其建设意义 | 第15-20页 |
2.1 文化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 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功能 | 第16页 |
2.2.1 企业文化的含义 | 第16页 |
2.2.2 企业文化的功能 | 第16页 |
2.3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 | 第16-18页 |
2.3.1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含义 | 第16-17页 |
2.3.2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特征 | 第17-18页 |
2.4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18-20页 |
2.4.1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18页 |
2.4.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 第18-19页 |
2.4.3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适应金融改革的需要 | 第19-20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3.1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 第20-22页 |
3.1.1 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 第20-21页 |
3.1.2 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 第21页 |
3.1.3 完善了内部自我约束机制 | 第21-22页 |
3.1.4 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 | 第22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3.2.1 缺少系统化的企业文化体系 | 第23-24页 |
3.2.2 内容过于形式化,缺乏特点 | 第24页 |
3.2.3 深度与广度不够 | 第24页 |
3.2.4 企业文化缺乏长期规划 | 第24-25页 |
3.2.5 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感知度不够 | 第25页 |
3.3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3.3.1 管理人员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存在误区 | 第25-26页 |
3.3.2 商业银行发展目标短期化,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发展 | 第26页 |
3.3.3 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 第26-27页 |
3.3.4 约束软弱化 | 第27-28页 |
3.3.5 地位边缘化 | 第28-29页 |
4.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29-35页 |
4.1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的特点 | 第29-33页 |
4.1.1 以人为本 | 第29-30页 |
4.1.2 客户至上 | 第30-32页 |
4.1.3 推陈出新 | 第32-33页 |
4.2 花旗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对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33-35页 |
4.2.1 核心内容要进行明确定位 | 第33页 |
4.2.2 反思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的“短板” | 第33页 |
4.2.3 重视金融企业家的作用 | 第33-34页 |
4.2.4 学习企业文化中蕴含的深刻人文思想 | 第34-35页 |
5.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35-43页 |
5.1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 第35-36页 |
5.1.1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 第35页 |
5.1.2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 第35-36页 |
5.1.3 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 第36页 |
5.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 第36-43页 |
5.2.1 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应注重政治性、时代性和自身个性的结合 | 第36-38页 |
5.2.2 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 第38-39页 |
5.2.3 完善的激励制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 第39-41页 |
5.2.4 凸显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塑造鲜明的商业银行形象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