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4-20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14-16页 |
二、 研究现状与创新 | 第16-17页 |
三、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论证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分析与巨灾保险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20-53页 |
第一节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 第20-39页 |
一、 巨灾风险的内涵 | 第20-26页 |
二、 巨灾风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26-32页 |
三、 巨灾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 第32-39页 |
第二节 巨灾保险的功能定位 | 第39-47页 |
一、 巨灾保险的内涵 | 第39-41页 |
二、 巨灾保险的保险利益 | 第41-44页 |
三、 巨灾保险的特征 | 第44-46页 |
四、 巨灾保险的功能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角色定位——政府与巨灾保险市场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作用对比 | 第47-53页 |
一、 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构成 | 第47-49页 |
二、 政府灾后损失补偿与救济的局限性及角色定位 | 第49-51页 |
三、 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 第51-53页 |
第二章 巨灾保险制度构建的理念基础 | 第53-82页 |
第一节 巨灾保险制度的价值定位 | 第53-69页 |
一、 巨灾保险制度的正义价值 | 第53-61页 |
二、 巨灾保险制度的秩序价值 | 第61-66页 |
三、 巨灾保险制度的效率价值 | 第66-69页 |
第二节 巨灾保险制度的目的选择 | 第69-73页 |
一、 确定巨灾保险制度目的的依据 | 第69-70页 |
二、 分散巨灾风险,补偿财产损失 | 第70-71页 |
三、 促进巨灾保险业发展 | 第71-72页 |
四、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 第72-73页 |
第三节 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73-82页 |
一、 确定巨灾保险制度基本理念的依据 | 第73-74页 |
二、 风险控制理念 | 第74-77页 |
三、 审慎发展理念 | 第77-79页 |
四、 全面监管理念 | 第79-82页 |
第三章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的考证与评析 | 第82-134页 |
第一节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的比较 | 第82-123页 |
一、 风险控制规则的比较 | 第82-93页 |
二、 支持保障性规则的比较 | 第93-116页 |
三、 灾后补偿与减灾规则的比较 | 第116-123页 |
第二节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的评析与借鉴 | 第123-134页 |
一、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的共性 | 第123-127页 |
二、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的差异 | 第127-131页 |
三、 域外巨灾保险制度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 第131-134页 |
第四章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建 | 第134-226页 |
第一节 我国巨灾保险现状及缺陷 | 第134-142页 |
一、 我国巨灾保险现状 | 第134-139页 |
二、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9-142页 |
第二节 风险控制规则的构建——以强制巨灾保险与给付限额为中心 | 第142-165页 |
一、 我国巨灾强制保险规则的构建 | 第143-154页 |
二、 我国巨灾保险给付限额规则的构建 | 第154-165页 |
第三节 支持保障性规则的构建——以风险转移机制为中心 | 第165-201页 |
一、 我国巨灾保险支持保障规则的基本内容 | 第165-170页 |
二、 我国巨灾支持保障规则的核心内容——风险转移规则 | 第170-201页 |
第四节 补偿减灾规则的构建 | 第201-210页 |
一、 巨灾保险补偿减灾规则的理念基础 | 第201-203页 |
二、 我国巨灾保险补偿规则的构建 | 第203-208页 |
三、 我国巨灾保险防灾减损规则的构建 | 第208-210页 |
第五节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立法设计 | 第210-226页 |
一、 我国巨灾保险的立法现状及缺陷分析 | 第210-214页 |
二、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模式选择 | 第214-218页 |
三、 我国巨灾保险专项立法的内容设计 | 第218-226页 |
结语 | 第226-2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28-2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38-239页 |
后记 | 第239-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