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材料论文

光伏半导体材料和Cu基存储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5页
第一章 太阳能光伏材料和新一代存储材料简介第15-43页
    1.1 太阳能光伏半导体材料简介第16-30页
        1.1.1 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性能参数和理想材料第16-22页
        1.1.2 基本太阳能电池光伏半导体材料的性质第22-26页
        1.1.3 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第26-30页
    1.2 新型存储材料简介第30-36页
        1.2.1 多铁性存储材料第31-34页
        1.2.2 电阻可变性氧化物存储材料第34-36页
    1.3 本章总结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第43-61页
    2.1 多粒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第43-44页
    2.2 绝热近似第44-45页
    2.3 哈特利-福克方法第45-49页
        2.3.1 哈特利近似第45-47页
        2.3.2 福克近似第47-49页
    2.4 Hohenberg-Kohn 定理第49-51页
    2.5 Kohn-Sham 方程第51-52页
    2.6 交换关联泛函的近似第52-54页
    2.7 Kohn-Sham 方程的程序解法简介第54-57页
        2.7.1 平面波方法第55-56页
        2.7.2 赝势方法第56页
        2.7.3 程序计算框架第56-57页
    2.8 本章总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第一部分 光伏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61-147页
    第三章 Ⅱ-Ⅵ族二元碲化物XTe(X=Mg,Zn,Cd)及其合金的性质研究第63-97页
        3.1 研究背景第63-64页
        3.2 常见Ⅱ-Ⅵ族二元半导体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第64-65页
        3.3 MgTe,ZnTe和CdTe的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第65-82页
            3.3.1 结构性质第65-68页
            3.3.2 电子结构性质第68-75页
            3.3.3 MgTe,ZnTe和CdTe之间的自然带边偏移第75-82页
        3.4 MgTe,ZnTe和CdTe两两之间的无序合金研究第82-91页
            3.4.1 无序合金的SQS方法第83-84页
            3.4.2 B3,B4以及B8结构的SQS结构第84-89页
            3.4.3 A_xB_(1-x)Te无序合金的形成能第89-91页
        3.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第四章 基于元素置换的新型合金Si_3AlP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97-115页
        4.1 研究背景第97-99页
        4.2 Si_3AlP的结构第99-103页
        4.3 Cc以及类Cc结构的Si_3AlP的稳定性及结构性质第103-104页
        4.4 Cc以及类Cc结构的Si_3AlP的光吸收性质第104-105页
        4.5 Cc结构Si_3AlP的电子结构性质第105-111页
        4.6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5页
    第五章 MgTe缺陷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115-139页
        5.1 研究背景第115-116页
        5.2 影响缺陷掺杂的因素第116页
        5.3 缺陷形成能及缺陷能级的计算方法第116-121页
        5.4 MgTe中的中性点缺陷形成能第121-124页
        5.5 MgTe本征点缺陷不荷电时的能级位置第124-127页
        5.6 MgTe中理想缺陷的选择第127-129页
            5.6.1 受主能级的选择第127-128页
            5.6.2 施主能级的选择第128-129页
        5.7 MgTe中的缺陷补偿效应第129-135页
            5.7.1 本征补偿缺陷第130-131页
            5.7.2 外部掺杂元素的自我补偿缺陷第131-132页
            5.7.3 AX缺陷中心第132-134页
            5.7.4 DX缺陷中心第134-135页
        5.8 MgTe中缺陷对的掺杂第135-136页
        5.9 本章总结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39页
    第六章 应变对Cu_2ZnSnS_4和Cu_2ZnSnSe_4缺陷能级的影响第139-147页
        6.1 研究背景第139-140页
        6.2 CZTS和CZTSe的缺陷性质与晶格常数的关系第140-141页
        6.3 压强效应第141-142页
        6.4 p-d耦合效应第142-143页
        6.5 对缺陷能级与晶格常数关系的解释第143-144页
        6.6 本章总结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47页
第二部分 Cu基存储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147-177页
    第七章 Cu基多铁材料Cu_2OSeO_3的自旋涡旋态及铁电极化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149-165页
        7.1 研究背景第149-150页
        7.2 自旋体系的哈密顿量模型第150-152页
        7.3 磁电耦合的铁电极化模型第152-153页
        7.4 Cu_2OSeO_3的自旋相互作用和自旋涡旋态产生的机理第153-157页
        7.5 Cu_2OSeO_3中的铁电极化第157-160页
        7.6 本章总结第160-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65页
    第八章 Cu_2O电阻性随机存储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165-177页
        8.1 研究背景第165-166页
        8.2 Cu_2O的结构和缺陷性质第166-168页
        8.3 铜空位在Cu_2O中的迁移第168-170页
        8.4 铜空位在Cu_2O与Cu电极界面附近的迁移第170-172页
        8.5 本章总结第172-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77页
第三部分 附录第177-195页
    附录A 马德隆能第179-181页
    附录B 自旋相互作用参数计算的四态能量映射方法第181-187页
        B.1 自旋对称交换相互作用参数J的计算第181页
        B.2 DM相互作用参数D的计算第181-183页
            B.2.1 D_(12)~z的计算第182页
            B.2.2 D_(12)~x的计算第182页
            B.2.3 D_(12)~y的计算第182-183页
        B.3 单粒子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参数A的计算第183-187页
            B.3.1 A~(yy)-A~(xx)的计算第183-184页
            B.3.2 A~(zz)-A~(xx)的计算第184页
            B.3.3 A~(xy)的计算第184页
            B.3.4 A~(xz)的计算第184-185页
            B.3.5 A~(yZ)的计算第185页
            B.3.6 存在高对称轴的情况第185-187页
    附录C 自旋引起的铁电极化矩阵系数计算的四态能量映射方法第187-195页
        C.1 单自旋极化矩阵系数P_s~M的计算第187-190页
            C.1.1 P_s~(yy)-P_s~(xx)的计算第188页
            C.1.2 P_s~(zz)-P_s~(xx)的计算第188页
            C.1.3 P_s~(xy)的计算第188-189页
            C.1.4 P_s~(xz)的计算第189页
            C.1.5 P_s~(yz)的计算第189-190页
        C.2 自旋对极化矩阵系数P_P~M的计算第190-195页
            C.2.1 P_p~(xx)的计算第190页
            C.2.2 P_p~(xy)的计算第190-191页
            C.2.3 P_p~(xz)的计算第191页
            C.2.4 P_p~(yx)的计算第191页
            C.2.5 P_p~(yy)的计算第191-192页
            C.2.6 P_p~(yz)的计算第192页
            C.2.7 P_p~(zx)的计算第192-193页
            C.2.8 P_p~(zy)的计算第193页
            C.2.9 P_p~(zz)的计算第193-195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95-199页
致谢第199-203页

论文共2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像局部不变特征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南希·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