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1.1.2 论意义 | 第7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论文创新 | 第11-12页 |
第2章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2-17页 |
2.1 公务员的概念与内涵 | 第12-13页 |
2.1.1 公务员的含义 | 第12页 |
2.1.2 公务员的分类 | 第12页 |
2.1.3 公务员职业特征 | 第12-13页 |
2.1.4 公务员的价值原则 | 第13页 |
2.2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 第13-14页 |
2.2.1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2.2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特点 | 第14页 |
2.3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3.1 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 | 第14-15页 |
2.3.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理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概述 | 第17-25页 |
3.1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程序 | 第17-19页 |
3.1.1 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原则 | 第17-18页 |
3.1.2 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 第18-19页 |
3.2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3.2.1 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对古代科举制度的传承与发展 | 第19-20页 |
3.2.2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3.3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取得的成就 | 第22-25页 |
3.3.1 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改变 | 第22页 |
3.3.2 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管理水平的重大变化 | 第22-23页 |
3.3.3 对社会阶层流动产生巨大影响 | 第23页 |
3.3.4 对基层家族政治产生巨大冲击 | 第23-24页 |
3.3.5 对政治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第24-25页 |
第4章 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4.1 大学生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 | 第25-27页 |
4.1.1 公务员报考热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4.2 公务员分级分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3 公务员笔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4.4 公务员面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第5章 国外公务员考录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1-35页 |
5.1 日本公务员考试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1-32页 |
5.2 英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2-33页 |
5.3 美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3页 |
5.4 法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33-35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5-43页 |
6.1 对公务员报考热进行合理地引导 | 第35-36页 |
6.2 逐步推广并完善分级分类的公务员考录制度 | 第36-39页 |
6.2.1 逐步推广并完善分级分类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6.2.2 逐步推广并完善分级分类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方法 | 第38-39页 |
6.3 完善公务员笔试的策略 | 第39-40页 |
6.4 完善公务员面试的策略 | 第40-43页 |
6.4.1 加强对面试官队伍的管理 | 第40-41页 |
6.4.2 积极推进面试试题的开发与创新 | 第41-42页 |
6.4.3 逐步引进并推广面试旁听制度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