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 | 第12-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8页 |
1.1 概述 | 第13-16页 |
1.1.1 出口动物源性食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14页 |
1.1.2 我国食品安全技术法规和标准现状 | 第14-15页 |
1.1.3 承接技术法规要求的检测技术面临新的挑战 | 第15-16页 |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性 | 第16-18页 |
1.2.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页 |
1.2.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2.3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17-18页 |
第2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食品中氯霉素残留 | 第18-41页 |
2.1 概述 | 第18-22页 |
2.1.1 基本理化性质 | 第19页 |
2.1.2 结构式 | 第19-20页 |
2.1.3 作用机理 | 第20页 |
2.1.4 相关检测标准 | 第20-2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1.1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2.1.2 试剂与材料 | 第22-23页 |
2.2.2 样品处理 | 第23-24页 |
2.2.2.1 样品制备与保存 | 第23页 |
2.2.2.2 提取 | 第23-24页 |
2.2.2.3 净化 | 第24页 |
2.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24-25页 |
2.3 方法学评价 | 第25-39页 |
2.3.1 特异性 | 第25-27页 |
2.3.2 确定定量限 | 第27-28页 |
2.3.3 校正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28-30页 |
2.3.4 精密度/重复性 | 第30-31页 |
2.3.5 稳定性 | 第31-33页 |
2.3.6 基质效应 | 第33-36页 |
2.3.7 正确度 | 第36-38页 |
2.3.8 稳健性试验 | 第38-39页 |
2.4 实际样品检测情况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食品硝基呋喃残留 | 第41-62页 |
3.1 概述 | 第41-45页 |
3.1.1 基本理化性质 | 第42页 |
3.1.2 结构式 | 第42-43页 |
3.1.3 作用机理 | 第43页 |
3.1.4 相关检测标准 | 第43-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45-46页 |
3.2.1.1 试剂与材料 | 第45-46页 |
3.2.1.2 仪器设备 | 第46页 |
3.2.2 样品处理 | 第46-47页 |
3.2.2.1 样品制备与保存 | 第46页 |
3.2.2.2 样品称取和预洗 | 第46-47页 |
3.2.2.3 水解和衍生化 | 第47页 |
3.2.2.4 提取、净化 | 第47页 |
3.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47-48页 |
3.3 方法学评价 | 第48-60页 |
3.3.1 特异性 | 第48-50页 |
3.3.2 确定定量限 | 第50-52页 |
3.3.3 校正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52-55页 |
3.3.4 精密度/重复性 | 第55-56页 |
3.3.5 稳定性 | 第56-57页 |
3.3.6 基质效应 | 第57-59页 |
3.3.7 正确度 | 第59页 |
3.3.8 稳健性试验 | 第59-60页 |
3.4 方法实际运用情况 | 第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动物源食品四环素族残留 | 第62-115页 |
4.1 概述 | 第62-67页 |
4.1.1 基本理化性质 | 第63-64页 |
4.1.2 结构式 | 第64-65页 |
4.1.3 作用机理 | 第65页 |
4.1.4 相关检测标准 | 第65-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71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67-68页 |
4.2.1.1 试剂与材料 | 第67-68页 |
4.2.1.2 仪器设备 | 第68页 |
4.2.2 样品处理 | 第68-70页 |
4.2.2.1 样品制备与保存 | 第68-69页 |
4.2.2.2 样品提取净化 | 第69-70页 |
4.2.3 色谱和质谱条件 | 第70-71页 |
4.3 方法学评价 | 第71-112页 |
4.3.1 特异性 | 第71-79页 |
4.3.2 确定定量限 | 第79-83页 |
4.3.3 校正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83-91页 |
4.3.4 精密度/重复性 | 第91-92页 |
4.3.5 稳定性 | 第92-100页 |
4.3.6 基质效应 | 第100-109页 |
4.3.7 正确度 | 第109-110页 |
4.3.8 稳健性试验 | 第110-112页 |
4.4 方法实际运用情况 | 第112-11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个人介绍 | 第122-12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