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 导论第11-17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现状与评述第12-14页
    (四)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五)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5-17页
        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研究创新第16-17页
二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 领导干部的新陈代谢规律第17-18页
        1.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自然因素第17页
        2.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人才因素第17-18页
        3.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个人从业素质因素第18页
        4.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社会进步因素第18页
        5. 领导干部新陈代谢的人事管理因素第18页
    (二) 邓小平关于干部工作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1. 建立退休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第18-19页
        2.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19-20页
三 现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0-25页
    (一) 现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成就第20页
    (二) 现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弊端第20-22页
        1. 退出机制不全面、退出形式单一第21页
        2. 观念有待更新,立法有待完善第21-22页
        3. 配套制度不健全,退出机制推行难第22页
    (三) 现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第22-25页
        1. 组织惯性的消极影响第22-23页
        2. 既得利益的博弈第23-25页
四 美国和香港公务员退出经验参考第25-29页
    (一) 美国的公务员退出制度第25-26页
        1. 美国关于公务员退出的规定第25-26页
        2. 政府对公务员退出后行为的限制第26页
    (二) 香港的高官问责制改革第26-27页
        1. 高官问责制的背景第26页
        2. 高官问责制的内容第26-27页
        3. 高官问责制的意义第27页
    (三) 对我国干部退出的经验启发第27-29页
        1. 提供多重选择第27-28页
        2. 加强管理和服务第28页
        3. 循序渐进推进改革第28-29页
五 W市J区领导干部退出实践分析第29-35页
    (一) W市J区干部队伍的现状第29页
    (二) W市J区领导干部退出概况第29-31页
    (三) W市J区干部退出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1页
    (四) W市J区干部退出的经验与教训第31-32页
        1. 领导重视和推动第31页
        2. 明确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第31页
        3. 坚持任期内的相对稳定第31-32页
    (五) W市J区建立干部退出机制的几点启示第32-35页
六 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完善第35-45页
    (一) 建立健全“届龄型”退出机制第35-39页
        1. 干部任期制第35-37页
        2. 干部聘任制第37-38页
        3. 到龄不提名制度第38页
        4. 退休制度第38-39页
    (二) 建立健全“问责型”退出机制第39-43页
        1. “问责制”的内涵和类型第39页
        2. 调整不称职的领导干部第39-40页
        3. 健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第40-42页
        4. 完善辞退制度第42-43页
    (三) 建立健全“自愿型”退出机制第43-45页
        1. 完善辞职制度第43页
        2. 规范提前退休制度第43-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管理部门引入绩效考核应用研究--以H省公安厅高速总队为例
下一篇:济南市历城区农村基层文化载体建设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