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导论第9-1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5-16页
2 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必要性第16-18页
    2.1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交强险制度的必要补充第16页
    2.2 建立救助基金是维护事故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第16-18页
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现状第18-25页
    3.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制度现状第19-21页
        3.1.1 我国各地救助基金主管部门的设置情况第19-20页
        3.1.2 我国各地救助基金主管机构的设置情况第20页
        3.1.3 我国各地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的层级分工第20-21页
    3.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现状第21-22页
        3.2.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来源第21页
        3.2.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筹集和分配第21-22页
    3.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运营现状第22-25页
        3.3.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垫付条件第22页
        3.3.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受理流程第22-24页
        3.3.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垫付限额第24页
        3.3.4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追偿保障措施第24-25页
4 我国救助基金存在的问题第25-32页
    4.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4.1.1 地方救助基金管理模式混乱第25页
        4.1.2 省级和市级救助基金职责分工混乱第25-26页
    4.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4.2.1 过于依赖交强险保费收入,多地未明确提取比例第26-27页
        4.2.2 基金来源相对狭窄,缺乏保值增值渠道第27页
        4.2.3 将代位追偿所得作为资金来源有待商榷第27-28页
    4.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营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4.3.1 缺少全国统一的救助标准第28-29页
        4.3.2 救助范围不合理第29-30页
        4.3.3 抢救费用受理流程复杂且时滞较长第30页
        4.3.4 基金追偿制度存在缺陷第30-32页
5 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完善建议第32-40页
    5.1 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构设置的完善建议第32-34页
        5.1.1 统一各省市救助基金的管理机构第32-33页
        5.1.2 明确省级和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第33-34页
    5.2 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筹集的完善建议第34-36页
        5.2.1 明确基金从交强险保费中的提取比例第34页
        5.2.2 免征交强险营业税并纳入救助基金第34-35页
        5.2.3 扩大资金来源,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第35-36页
    5.3 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运营的完善建议第36-40页
        5.3.1 制定全国统一的救助标准第36-37页
        5.3.2 改善基金救助范围第37-38页
        5.3.3 简化救助基金的受理流程第38-39页
        5.3.4 完善对追偿对象的规定,设置基金追偿的保障措施第39-40页
6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源性乳酸菌的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