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课题概述 | 第14-18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5-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8-25页 |
1.2.1 高速动车组弹簧生产状况概述 | 第18-19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2.3 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 | 第24-2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40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条件与设计要求 | 第30-32页 |
2.2.1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条件 | 第30-31页 |
2.2.2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要求 | 第31-32页 |
2.3 弹簧微动研磨的机理概述 | 第32-33页 |
2.4 模拟实验 | 第33-38页 |
2.4.1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34-35页 |
2.4.2 相关实验设备与工具 | 第35-36页 |
2.4.3 实验步骤与结果 | 第36-37页 |
2.4.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2.4.5 弹簧微动研磨方法的概括 | 第38页 |
2.5 结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高速动车组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 | 第40-66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设计方案选定 | 第40-47页 |
3.2.1 自重施压式设计方案 | 第41-43页 |
3.2.2 液压施压式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3.2.3 凸轮施压式设计方案 | 第45-46页 |
3.2.4 方案的比较 | 第46-47页 |
3.3 研磨体部分设计计算 | 第47-53页 |
3.3.1 研磨体的设计计算与振动电机的选取 | 第48-51页 |
3.3.2 滚珠盘的设计计算 | 第51-53页 |
3.4 施压体部件设计计算 | 第53-60页 |
3.4.1 凸轮设计计算 | 第53-56页 |
3.4.2 轴的设计计算 | 第56-60页 |
3.5 支撑体部分的设计计算 | 第60-62页 |
3.5.1 底座设计计算 | 第60-61页 |
3.5.2 主机架设计计算 | 第61-62页 |
3.6 弹簧安装部分的设计 | 第62-6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高速动车组弹簧振动研磨机的仿真分析 | 第66-78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4.3 有限元分析 | 第69-76页 |
4.3.1 弹簧振动研磨机的分析模拟的拆分与简化 | 第69-70页 |
4.3.2 弹簧振动研磨机重要零部件的静强度分析 | 第70-73页 |
4.3.3 弹簧振动研磨机重要零部件的动强度分析 | 第73-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高速动车组弹簧振动研磨机的参数优选 | 第78-98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试验内容 | 第78-82页 |
5.2.1 试验目的和试验指标的确定 | 第78-79页 |
5.2.2 试验因素和各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79-80页 |
5.2.3 试验的具体方法 | 第80-82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2-94页 |
5.3.1 试验1的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5.3.2 试验2的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5.3.3 试验3的结果分析 | 第86-87页 |
5.3.4 试验4的结果分析 | 第87-88页 |
5.3.5 试验5的结果分析 | 第88-90页 |
5.3.6 试验6的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5.3.7 试验7的结果分析 | 第91-92页 |
5.3.8 试验8的结果分析 | 第92-93页 |
5.3.9 试验9的结果分析 | 第93-94页 |
5.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94-96页 |
5.5 方差分析 | 第96-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2页 |
6.1 结论 | 第98-100页 |
6.2 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附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