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二叠系致密油藏形成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2页 |
1.1 题目来源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区存在问题 | 第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1-12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16页 |
2.1 地质概况 | 第12-13页 |
2.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3-14页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第14-16页 |
第3章 芦草沟组源岩特征 | 第16-25页 |
3.1 芦草沟组宏观分析 | 第16-21页 |
3.1.1 宏观展布特征 | 第16-18页 |
3.1.2 岩性岩相特征 | 第18-21页 |
3.2 芦草沟组地化特征 | 第21-23页 |
3.2.1 有机质丰度 | 第21-22页 |
3.2.2 成熟度 | 第22-23页 |
3.3 芦草沟组烃源岩评价 | 第23-25页 |
第4章 条湖组凝灰岩储层特征与分布规律 | 第25-50页 |
4.1 邻区凝灰岩储层特征 | 第25-34页 |
4.1.1 凝灰岩岩石类型与特征 | 第25-28页 |
4.1.2 凝灰岩储集空间类型 | 第28-33页 |
4.1.3 凝灰岩储集物性与含油性 | 第33页 |
4.1.4 凝灰岩储层分布模式 | 第33-34页 |
4.2 火山机构的识别 | 第34-42页 |
4.2.1 火山岩相的划分 | 第35页 |
4.2.2 条一段火山岩特征 | 第35-38页 |
4.2.3 火山机构地震识别 | 第38-42页 |
4.3 古地形特征分析 | 第42-45页 |
4.4 凝灰岩分布预测 | 第45-50页 |
4.4.1 条湖组凝灰岩分布预测 | 第45-46页 |
4.4.2 马朗-条湖凝灰岩对比 | 第46-50页 |
第5章 盖层及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 | 第50-54页 |
5.1 致密油藏盖层发育情况 | 第50-51页 |
5.2 致密油藏运移及保存条件 | 第51-54页 |
第6章 条湖凹陷凝灰岩致密油藏有利区预测 | 第54-57页 |
6.1 凝灰岩致密油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 第54-55页 |
6.2 条湖组致密油藏有利区带预测 | 第55-5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