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生物礁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理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第1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第12-19页
    1.1 构造特征第12-14页
    1.2 地层特征第14-17页
    1.3 沉积背景第17-19页
第2章 生物礁滩体发育特征第19-39页
    2.1 礁岩类型第20-23页
    2.2 生物特征第23-26页
    2.3 典型礁滩体发育特征第26-37页
        2.3.1 淳化铁瓦殿生物礁第26-29页
        2.3.2 礼泉东庄生物礁第29-30页
        2.3.3 陈炉任家湾生物礁第30-32页
        2.3.4 铜钻1井平凉组生物礁第32-35页
        2.3.5 旬探1井第35-37页
    2.4 生物礁体的分布第37-39页
第3章 生物礁滩储层特征第39-59页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39-42页
        3.1.1 藻灰(云)岩第39页
        3.1.2 砾屑灰岩第39页
        3.1.3 砂屑灰岩第39页
        3.1.4 角砾岩第39页
        3.1.5 泥晶灰岩第39-40页
        3.1.6 含泥灰岩第40-41页
        3.1.7 其它岩石类型第41-42页
    3.2 储集空间特征第42-45页
        3.2.1 宏观储集空间第42-43页
        3.2.2 微观储集空间第43-45页
    3.3 储层物性特征第45-47页
    3.4 主要成岩作用第47-56页
        3.4.1 溶蚀作用第48-50页
        3.4.2 白云岩化作用第50-52页
        3.4.3 胶结作用第52-54页
        3.4.4 其他成岩作用第54-56页
    3.5 成岩演化第56-59页
        3.5.1 成岩阶段的划分第56-57页
        3.5.2 成岩演化序列第57-59页
第4章 储层的形成机理及分布第59-67页
    4.1 礁滩储层的形成条件第59-64页
        4.1.1 早期高部位成礁第59-61页
        4.1.2 差异性岩溶改造第61-63页
        4.1.3 埋藏期白云岩化第63-64页
    4.2 礁滩储层形成模式及分布第64-67页
第5章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滞留烃APPI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
下一篇: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二叠系致密油藏形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