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1页 |
2.1 奢侈品的概念 | 第20页 |
2.2 奢侈品消费动机理论 | 第20-25页 |
2.2.1 消费动机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奢侈品消费动机理论 | 第22-24页 |
2.2.3 奢侈品消费动机理论的梳理 | 第24-25页 |
2.3 网络消费行为的相关研究理论 | 第25-26页 |
2.3.1 网络消费的定义 | 第25-26页 |
2.3.2 网络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6页 |
2.4 顾客感知价值相关理论 | 第26-27页 |
2.4.1 顾客感知价值的定义 | 第26-27页 |
2.4.2 网络渠道的顾客感知价值 | 第27页 |
2.5 技术接受模型理论 | 第27-31页 |
2.5.1 理性行为理论 | 第27-28页 |
2.5.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28-29页 |
2.5.3 技术接受模型 | 第29页 |
2.5.4 基于TAM的网络消费的研究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深度访谈分析 | 第31-42页 |
3.1 扎根理论概述 | 第31页 |
3.2 资料收集 | 第31-33页 |
3.3 编码过程与发现 | 第33-42页 |
3.3.1 开放性编码 | 第33-39页 |
3.3.2 主轴性编码 | 第39-41页 |
3.3.3 选择性编码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TAM模型的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模型 | 第42-48页 |
4.1 模型的建立思路 | 第42页 |
4.2 奢侈品购买动机 | 第42-44页 |
4.3 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4.4 网络奢侈品消费易用认知和有用认知 | 第45-46页 |
4.5 消费动机对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的中介作用 | 第46页 |
4.6 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第48-62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48-51页 |
5.1.1 问卷问项的设计 | 第48-51页 |
5.2 问卷的预测试与修订 | 第51-62页 |
5.2.1 预测试对象基本信息 | 第52页 |
5.2.2 描述性统计检验 | 第52-55页 |
5.2.3 信度、CITC分析 | 第55-60页 |
5.2.4 效度分析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数据收集与实证研究 | 第62-83页 |
6.1 调查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2-64页 |
6.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64-75页 |
6.2.1 信度分析 | 第64-66页 |
6.2.2 效度分析 | 第66-75页 |
6.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75-83页 |
6.3.1 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 第75-79页 |
6.3.2 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的中介效应 | 第79-8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相关建议 | 第83-9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3-86页 |
7.1.1 奢侈品消费消费动机分为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 | 第83页 |
7.1.2 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的影响因素 | 第83-85页 |
7.1.3 影响最终网络购买奢侈品的因素 | 第85页 |
7.1.4 感知网络易用与感知网络有用对感知利得和感知损失的影响 | 第85-86页 |
7.1.5 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的中介作用 | 第86页 |
7.2 建议 | 第86-92页 |
7.2.1 基于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相关建议 | 第86-89页 |
7.2.2 基于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的营销建议 | 第89-90页 |
7.2.3 基于个人动机对于线上线下奢侈品消费的中介作用的营销建议 | 第90-92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2-94页 |
8.1 总结 | 第92-93页 |
8.2 研究局限 | 第93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