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1页 |
1.3 全文体例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权利冲突理论模型 | 第13-18页 |
2.1 权利冲突的含义界定 | 第13-14页 |
2.2 权利冲突的原因理论 | 第14-15页 |
2.3 权利冲突的本质问题 | 第15-16页 |
2.4 权利冲突的控制理论 | 第16-18页 |
2.4.1 确定价值的位阶 | 第16页 |
2.4.2 衡量经济效益 | 第16页 |
2.4.3 公平限制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家庭儿童虐待中存在的权利冲突 | 第18-23页 |
3.1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冲突 | 第18-20页 |
3.1.1 父母处罚权与子女生命健康权的冲突 | 第18-19页 |
3.1.2 父母的教育权与子女的一般人格权的冲突 | 第19-20页 |
3.1.3 父母教育权与子女隐私权的冲突 | 第20页 |
3.2 父母和国家之间的权利冲突 | 第20-21页 |
3.3 父母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冲突 | 第21-23页 |
3.3.1 普通公民的举报权利与父母教育权的冲突 | 第21-22页 |
3.3.2 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与家庭隐私的冲突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家庭儿童虐待中存在权利冲突的原因——法律的模糊 | 第23-29页 |
4.1 父母教育权的模糊 | 第23-24页 |
4.2 父母保护儿童权利及义务的模糊 | 第24-25页 |
4.3 国家保护儿童的权利的模糊 | 第25-27页 |
4.4 社会成员监督干预权的模糊 | 第27-29页 |
4.4.1 社会成员干预的必要性 | 第27页 |
4.4.2 社会成员干预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第五章 家庭儿童虐待中存在权利冲突的本质 | 第29-34页 |
5.1 权利主体间利益冲突 | 第29-30页 |
5.2 立法者价值取向摇摆 | 第30-34页 |
5.2.1 家族本位思想的影响 | 第31页 |
5.2.2 个人本位思想的影响 | 第31-32页 |
5.2.3 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六章 家庭儿童虐待中存在的权利冲突的控制 | 第34-40页 |
6.1 虐待标准的明确 | 第34-35页 |
6.2 干预职责的明确 | 第35-38页 |
6.2.1 社会成员的干预职责 | 第35-36页 |
6.2.2 国家的干预职责 | 第36-38页 |
6.3 完善冲突控制后的保障 | 第38-4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