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的认定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4页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的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9-11页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四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2-14页
第一章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基本理论第14-25页
    第一节 非传统商标概述第14-16页
        一 非传统商标的内涵第14-15页
        二 代表性的非传统商标第15-16页
    第二节 商标显著性的认定标准第16-22页
        一 商标显著性的含义第16-18页
        二 商标显著性的分类第18-19页
        三 商标显著性的认定规则第19-22页
    第三节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规则的特殊性第22-25页
        一 非传统商标的固有显著性难以界分第22-23页
        二 非传统商标的获得显著性难以确定第23-25页
第二章 我国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现状及问题第25-33页
    第一节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立法现状第25-27页
        一 现行《商标法》对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规定第25-26页
        二 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对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规定第26-27页
    第二节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的实践及其问题第27-33页
        一 立体商标显著性认定的司法实践第27-29页
        二 声音商标显著性认定的司法实践第29-30页
        三 非传统商标在认定显著性时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第三章 域外非传统商标显著性的认定规则第33-46页
    第一节 非传统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第33-42页
        一 非传统商标的“独特性”认定第33-37页
        二 非传统商标“非功能性”的认定第37-40页
        三 影响非传统商标固有显著性认定的其他因素第40-42页
    第二节 非传统商标获得显著性认定规则的特殊性第42-46页
        一 增加相关公众主观认知的证据形式第43-44页
        二 重视相关经营者使用商标的客观环境证据第44-45页
        三 明确非传统商标获得显著性的限制第45-46页
第四章 非传统商标显著性认定规则的完善第46-52页
    第一节 非传统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规则的完善第46-49页
        一 承认非传统商标固有显著性的存在第46-47页
        二 明确非传统商标固有显著性认定的因素第47-49页
    第二节 非传统商标获得显著性的审查标准的完善第49-52页
        一 确定相关公众主观认知能力的证明方式第50页
        二 细非传统商标的“实际使用”原则第50-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个人简历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家庭儿童虐待问题中的权利冲突及其法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