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智能生理参数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2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各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腋下脉搏采集技术研究第14-25页
    2.1 脉搏波的产生第14-15页
    2.2 光电容积脉搏波第15-16页
    2.3 脉搏采集系统总体设计第16-24页
        2.3.1 系统框架第16-18页
        2.3.2 硬件信息第18-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无线接收器与中继器系统设计第25-40页
    3.1 接收器的总体设计第25-31页
        3.1.1 接收器STM32F103F103RB的控制模块第26-27页
        3.1.2 接收器射频模块第27-29页
        3.1.3 CP2101串口转USB模块第29-30页
        3.1.4 接收器电源模块第30-31页
    3.2 中继器的总体设计第31-32页
        3.2.1 中继器电源模块第31-32页
    3.3 系统软件设计第32-37页
        3.3.1 接收器软件设计第32-34页
        3.3.2 中继器软件设计第34-35页
        3.3.3 高效率通信算法第35-37页
    3.4 接收器与中继器应用于智能体温检测实例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微重力环境下对无创血氧测量的影响研究第40-59页
    4.1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40-43页
        4.1.1 模拟微重力环境的动物模型第40页
        4.1.2 动物采血方式第40-41页
        4.1.3 造模时间第41页
        4.1.4 实验设备第41-43页
        4.1.5 实验材料第43页
    4.2 实验方案的实现第43-44页
    4.3 实验结果第44-53页
    4.4 实验讨论第53-58页
        4.4.1 实验数据统计结果分析第53页
        4.4.2 无创血氧仪检测原理分析第53-56页
        4.4.3 微重力环境下传统无创血氧仪测量偏差原因分析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文献综述第65-71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休所老年人跌倒防控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下一篇:认知行为干预对中老年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