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5-16页 |
前言 | 第16-2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3 理论框架 | 第21-23页 |
对象与方法 | 第23-33页 |
1 对象 | 第23-2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4-31页 |
3 资料收集 | 第31页 |
4 资料分析 | 第31页 |
5 质量控制 | 第31-32页 |
6 伦理原则 | 第32-33页 |
结果 | 第33-47页 |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2 研究对象的焦虑状况比较 | 第35-36页 |
3 研究对象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比较 | 第36-38页 |
4 研究对象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比较 | 第38-40页 |
5 研究对象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第40-42页 |
6 干预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与OAB四种排尿症状得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第42-47页 |
讨论 | 第47-54页 |
1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 第47-49页 |
2 认知行为干预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 | 第49-50页 |
3 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改善的影响 | 第50-51页 |
4 患者焦虑量表得分与OAB排尿症状得分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5 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综述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与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 | 第60-70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