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探索--以兴业银行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价值评估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第10-16页
        1.2.1 国外理论综述第10-14页
        1.2.2 国内理论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价值界定与企业价值评估第19-29页
    2.1 企业价值与价值评估的意义第19-20页
    2.2 商业银行的价值界定第20-22页
        2.2.1 市场价值第20页
        2.2.2 非市场价值第20-22页
    2.3 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种基本方法第22-29页
        2.3.1 市场法第23-25页
        2.3.2 资产基础法第25页
        2.3.3 收益法第25-27页
        2.3.4 期权定价法第27-29页
第3章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第29-42页
    3.1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29-33页
        3.1.1 金融脆弱性第29-30页
        3.1.2 严苛的监管第30页
        3.1.3 资产业务的特殊性第30-31页
        3.1.4 风险的特殊性第31-32页
        3.1.5 政府救助第32-33页
    3.2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方法的选取第33-36页
    3.3 商业银行选择剩余收益模型的适用性第36-42页
        3.3.1 剩余收益模型(RIM)第36-38页
        3.3.2 剩余收益模型与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第38-40页
        3.3.3 剩余收益模型的适用性分析第40-42页
第4章 剩余收益模型的实证分析第42-56页
    4.1 兴业银行简介第42页
    4.2 兴业银行价值创造因素分析第42-45页
        4.2.1 兴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第42-43页
        4.2.2 兴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分析第43-44页
        4.2.3 兴业银行流动性分析第44页
        4.2.4 兴业银行的成长性分析第44-45页
        4.2.5 兴业银行总体评价第45页
    4.3 剩余收益模型的调整第45-48页
        4.3.1 存续价值CVT计算第46-47页
        4.3.2 剩余收益RI的估算第47-48页
    4.4 兴业银行财务数据分析及预测第48-51页
        4.4.1 销售收入St分析及预测第48-49页
        4.4.2 资产利用率AUt分析及预测第49-50页
        4.4.3 净利润率PMt分析及预测第50页
        4.4.4 权益乘数EMt分析及预测第50-51页
        4.4.5 权益资本成本r分析及预测第51页
    4.5 兴业银行估值及比较分析第51-55页
        4.5.1 兴业银行估值第51-52页
        4.5.2 兴业银行财务数据的敏感性分析第52-54页
        4.5.3 兴业银行估值结果与市值比较分析第54-55页
    4.6 案例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结论及建议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词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G银行GX支行个人贷款风险控制体系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欧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