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3、研究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二、相关概念阐述 | 第17-22页 |
(一) 新媒体 | 第17-19页 |
1、新媒体的定义 | 第17-18页 |
2、新媒体的类型 | 第18页 |
3、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二)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 第19-22页 |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 第19页 |
2、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 第19-20页 |
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 第20-22页 |
三、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以Z学院为例 | 第22-31页 |
(一) 新媒体在Z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必然性 | 第22-24页 |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2、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论 | 第23页 |
3、新媒体已经成为Z学院学生交流、学习、娱乐的重要渠道 | 第23-24页 |
(二) 新媒体环境下Z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 第24-28页 |
1、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平台 | 第24-26页 |
2、营造校园新媒体使用氛围 | 第26-27页 |
3、转变学院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 第27-28页 |
(三) Z学院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现状 | 第28-31页 |
1、新媒体被学生广泛使用 | 第28-29页 |
2、学生使用新媒体缺乏自我保护 | 第29页 |
3、学生缺少新媒体使用素养教育 | 第29-31页 |
四、新媒体对Z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效应 | 第31-39页 |
(一) 新媒体对z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积极效应 | 第31-34页 |
1、更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 | 第31页 |
2、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 第31-32页 |
3、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第32-33页 |
4、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第33-34页 |
5、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 第34页 |
(二) Z学院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1、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不足 | 第34-35页 |
2、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新颖性 | 第35页 |
3、缺乏新媒体平台技术、资金和专职人员 | 第35-36页 |
(三)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1、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 第36页 |
2、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意识不强 | 第36-37页 |
3、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技能不足 | 第37-38页 |
4、新媒体环境复杂,学生缺乏辨别能力 | 第38-39页 |
五、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第39-43页 |
(一) 以新理念认识新媒体 | 第39页 |
1、客观看待新媒体,加大对新媒体的重视力度 | 第39页 |
2、改变传统观念,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模式 | 第39页 |
(二) 完善高校新媒体管理机制,净化新媒体运行环境 | 第39-40页 |
1、完善高校对新媒体的监管机制,引导好舆情方向 | 第39-40页 |
2、结合“线上”“线下”教育与管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 第40页 |
3、净化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 第40页 |
(三)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 第40-41页 |
1、丰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 第40-41页 |
2、改进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 第41页 |
3、加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 第41页 |
(四)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 | 第41-43页 |
1、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专业知识 | 第42页 |
2、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学习创新 | 第42页 |
3、成立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专职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团队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附录A | 第44-45页 |
附录B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