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辐射供冷与供热和新风复合系统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辐射供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第10页
        1.1.2 辐射供暖中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辐射空调与置换通风系统的原理与特点第14-27页
    2.1 辐射空调的原理与特点第14-16页
        2.1.1 辐射空调的原理第14页
        2.1.2 辐射空调的供暖供冷量第14-15页
        2.1.3 辐射空调的特点第15-16页
    2.2 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第16-20页
        2.2.1 工作原理第16-18页
        2.2.2 置换通风的舒适性评价指标第18-19页
        2.2.3 置换通风的换气效率和空气龄第19-20页
    2.3 复合空调的工作原理第20-26页
        2.3.1 工作原理第20-22页
        2.3.2 复合空调系统的舒适性评价第22-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实验房间的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第27-49页
    3.1 CFD数值模拟方法第27-29页
        3.1.1 CFD介绍与相关软件第27-28页
        3.1.2 CFD技术在HVAC领域的应用第28页
        3.1.3 CFD的工作流程第28-29页
    3.2 CFD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第29-43页
        3.2.1 流动、传热及辐射的控制方程第29-31页
        3.2.2 控制微分方程的离散第31-32页
        3.2.3 离散方程的数值求解与SIMPLEST算法[46]第32-33页
        3.2.4 主要湍流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第33-38页
        3.2.5 湍流模型的比较与选取第38-40页
        3.2.6 辐射换热模型的选取第40页
        3.2.7 近壁面流动的处理方法第40-41页
        3.2.8 Boussinesq假设第41-43页
    3.3 实验房间的数值模拟第43-48页
        3.3.1 空调房间的物理模型第43-45页
        3.3.2 模型的假设条件第45页
        3.3.3 模拟工况第45-47页
        3.3.4 网格划分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复合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第49-76页
    4.1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49-54页
        4.1.1 空调房间及测试系统第49-50页
        4.1.2 测试系统的主要设备第50-51页
        4.1.3 系统的测试方案第51页
        4.1.4 测试仪器第51-53页
        4.1.5 测试参数第53页
        4.1.6 测试工况第53页
        4.1.7 测试结果与数据录入第53-54页
    4.2 实验数据与模拟值的对比第54-57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57-72页
        4.3.1 温度场分析第57-59页
        4.3.2 速度场结果分析第59-63页
        4.3.3 湿度场结果分析第63-66页
        4.3.4 舒适度指标PPD-PMV结果分析第66-72页
        4.3.5 空气龄与换气效率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2页
    4.4 夏季工况露点温度分析第72-75页
        4.4.1 边界条件第73页
        4.4.2 湿度场与露点温度分析第73-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5章 三种复合空调的对比研究第76-87页
    5.1 三种复合空调的物理模型第76页
        5.1.1 三种复合空调的物理模型第76页
    5.2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76-84页
        5.2.1 温度场对比研究第76-78页
        5.2.2 速度场对比研究第78-79页
        5.2.3 湿度场对比研究第79-81页
        5.2.4 PMV-PPD对比研究第81-84页
    5.3 湿度场和露点温度对比分析第84-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IM技术在大跨度异形钢结构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路面激励下重型牵引车车轮动载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