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1 绪论 | 第14-23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1.2.1 国外对气候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1.2.2 国内对气候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3-27页 |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26页 |
| 2.2 社会经济慨况 | 第26-27页 |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31页 |
| 3.1 研究资料 | 第27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4 近 53a来东北三省的气候变化特征 | 第31-39页 |
| 4.1 东北三省气温、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 | 第31-32页 |
| 4.2 东北三省气温、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 第32-35页 |
| 4.3 东北三省气温、降水量的突变现象 | 第35-37页 |
| 4.4 东北三省气温、降水量的空间特征分析 | 第37-39页 |
| 5 近 53a来东北三省的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 第39-45页 |
| 5.1 Thornthwaite模型下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 第39-41页 |
| 5.1.1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年代际变化 | 第39页 |
| 5.1.2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 第39-40页 |
| 5.1.3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变化 | 第40-41页 |
| 5.2 Miami模型下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变化特征 | 第41-44页 |
| 5.2.1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年代际变化 | 第41-42页 |
| 5.2.2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 第42-43页 |
| 5.2.3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变化 | 第43-44页 |
| 5.3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 6 气候生产力与作物实际产量的对比性分析 | 第45-47页 |
| 7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第47-50页 |
| 7.1 气候生产力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页 |
| 7.2 气候生产力与气温、降水量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第47-48页 |
| 7.3 东北三省气候生产力的预测 | 第48-50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 8.1 研究结果 | 第50-52页 |
| 8.2 问题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