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 2. "14版定级规程"因素因子量化问题剖析 | 第15-26页 |
| 2.1 基本概念及"14版定级规程"综述 | 第15-17页 |
| 2.1.1 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2.1.2 城镇土地定级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 | 第15-17页 |
| 2.2 "14版定级规程"在指标量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简析 | 第17-23页 |
| 2.2.1 点状地物缓冲区分析问题 | 第18-21页 |
| 2.2.2 道路因素量化存在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 2.3 关键技术 | 第23-26页 |
| 2.3.1 叠加分析 | 第23页 |
| 2.3.2 缓冲分析 | 第23-24页 |
| 2.3.3 网络分析 | 第24页 |
| 2.3.4 插值技术 | 第24-26页 |
| 3. 改进的量化技术方法研究 | 第26-31页 |
| 3.1 商服因素量化方法改进研究 | 第26-28页 |
| 3.1.1 引入设施服务分区法量化商服因素 | 第26-27页 |
| 3.1.2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 3.2 道路通达度量化方法改进研究 | 第28-31页 |
| 3.2.1 引入O-D成本分析法量化道路通达度 | 第28-30页 |
| 3.2.2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 4. 实证研究 | 第31-50页 |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31-33页 |
| 4.1.1 宽甸满族自治县概况 | 第31-32页 |
| 4.1.2 宽甸土地级别调整与基准地价更新情况 | 第32页 |
| 4.1.3 上一次宽甸县土地级别调整回顾 | 第32-33页 |
| 4.2 基础底图准备 | 第33-34页 |
| 4.3 定级因素确定与GIS数据库 | 第34-36页 |
| 4.3.1 定级因素选择与量化 | 第34-35页 |
| 4.3.2 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5-36页 |
| 4.4 构建GIS定级成果数据库 | 第36-38页 |
| 4.5 采用改进的技术方法完成定级 | 第38-46页 |
| 4.5.1 商服因素作用分值计算 | 第38-42页 |
| 4.5.2 道路通达度作用分值计算 | 第42-45页 |
| 4.5.3 级别划分 | 第45-46页 |
| 4.6 采用规程规定的技术方法完成定级 | 第46-47页 |
| 4.7 两种方法定级结果合理性评价 | 第47-50页 |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0页 |
| 5.2 论文存在的创新点 | 第50-51页 |
| 5.3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表 | 第54-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与参与项目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