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缘由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页
    1.3 研究现状第9-10页
        1.3.1 关于法律思维的研究第9-10页
        1.3.2 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的路径与模式的研究第10页
        1.3.3 关于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及其培育的研究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2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的理论基础第12-19页
    2.1 法律思维概述第12-16页
        2.1.1 法律思维的涵义第12页
        2.1.2 法律思维的特征第12-14页
        2.1.3 法律思维的构成第14-16页
    2.2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界定第16-19页
        2.2.1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概念第16-17页
        2.2.2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原则第17-19页
第3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第19-23页
    3.1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19-20页
        3.1.1“法治”是一种思维方式第19页
        3.1.2 法治社会的实现有赖于法律思维的形成第19-20页
    3.2 有利于全面建设和谐校园第20-21页
        3.2.1 使校园更加民主和法治化第20页
        3.2.2 使校园更加安定有序第20-21页
    3.3 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第21-23页
        3.3.1 健全大学生的理想人格第21页
        3.3.2 促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第21-23页
第4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3-29页
    4.1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4.1.1 法律意识较差第23页
        4.1.2 证据意识不强第23-24页
        4.1.3 程序意识缺乏第24页
        4.1.4 法理意识不足第24页
    4.2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问题的成因第24-29页
        4.2.1 消极传统法律思维的影响第24-26页
        4.2.2 髙校法治教育的局限第26-27页
        4.2.3 自身法律素养的制约第27-29页
第5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思维培养的路径选择第29-36页
    5.1 改造与利用传统思维第29-31页
        5.1.1 对传统思维之利用第29-30页
        5.1.2 对传统思维之改造第30-31页
    5.2 完善法治教育路径第31-33页
        5.2.1 明确法律思维的培养目标第31页
        5.2.2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第31-32页
        5.2.3 改进教学方法第32页
        5.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32-33页
        5.2.5 营造校园法治氛围第33页
    5.3 加强大学生自身的法律修养第33-36页
        5.3.1 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第33-34页
        5.3.2 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法律实践第34页
        5.3.3 促进大学生自觉维护法律权威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高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及教学现状研究--以大连市某培智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