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言 | 第11-12页 |
一、联合限制竞争一般理论 | 第12-14页 |
(一) 联合限制竞争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 联合限制竞争的分类 | 第13-14页 |
二、中美法律对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 | 第14-18页 |
(一) 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 | 第14-16页 |
1. 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 第14页 |
2. 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依据 | 第14-16页 |
(二) 中美法律对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16-17页 |
1. 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 第16页 |
2. 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三) 法律实务中横向与纵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差异 | 第17-18页 |
三、中美联合限制竞争责任认定及豁免制度比较 | 第18-24页 |
(一) 责任认定原则比较 | 第18-21页 |
1. 本身违法原则 | 第18-19页 |
2. 合理原则 | 第19-20页 |
3. 中美联合限制竞争中的责任认定区别 | 第20-21页 |
(二) 联合限制竞争豁免制度的立法表现形式 | 第21-22页 |
1. 单行反垄断法附加适用除外立法模式 | 第21页 |
2. 集中反垄断豁免立法模式 | 第21-22页 |
3. 中美联合限制竞争中豁免制度的立法差异 | 第22页 |
(三) 限制竞争豁免制度衍生规则 | 第22-24页 |
1. Noerr-Pennington豁免规则 | 第22-23页 |
2. Parker v.Brown豁免规则 | 第23页 |
3. 中国联合限制竞争中豁免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 第23-24页 |
四、中美联合限制竞争域外适用模式及执法机构比较 | 第24-27页 |
(一) 域外适用模式概述 | 第24-26页 |
(二) 中美联合限制竞争域外适用制度比较 | 第26页 |
1. 不同经济背景下域外适用制度模式的差异 | 第26页 |
2. “效果原则”在适用标准上的对比 | 第26页 |
(三) 中美联合限制竞争执法机构比较 | 第26-27页 |
1. 美国执法机构的双极化设置 | 第26页 |
2. 中国执法机构的多元化构建 | 第26-27页 |
3. 刑事管辖权的缺失对中国执法机构的影响 | 第27页 |
五、中国反垄断法中关于联合限制竞争的立法困境及法律完善 | 第27-30页 |
(一) 中国联合限制竞争的立法困境 | 第27-29页 |
1. 纵向限制竞争行为规定较为笼统 | 第28页 |
2. 豁免制度中必要性条款的缺失 | 第28-29页 |
3. 本身违法原则的滞后 | 第29页 |
4. 域外适用刑事法律责任的空白 | 第29页 |
(二) 中国反垄断法关于联合限制竞争的法律完善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