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1.1 结核性脑膜炎简介 | 第16-17页 |
1.1.1 结核性脑膜炎的致病机制 | 第16-17页 |
1.2 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 第17-28页 |
1.2.1 受体介导的宿主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 | 第17-23页 |
1.2.1.1 Toll样受体 | 第18-19页 |
1.2.1.2 细胞质NOD样受体 | 第19-20页 |
1.2.1.3 RIG样受体 | 第20页 |
1.2.1.4 C类凝集素受体 | 第20-22页 |
1.2.1.5 清道夫受体 | 第22-23页 |
1.2.1.6 CD44受体 | 第23页 |
1.2.2 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中的存活机制 | 第23-28页 |
1.2.2.1 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和酸化 | 第23-25页 |
1.2.2.2 逃逸到细胞质 | 第25-26页 |
1.2.2.3 调节宿主细胞的信号网络 | 第26-28页 |
1.3 结核分枝杆菌跨越血脑屏障的机制 | 第28-32页 |
1.3.1 血脑屏障 | 第28-29页 |
1.3.2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研究 | 第29-30页 |
1.3.3 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 第30-32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33页 |
第3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33-63页 |
前言 | 第33-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3.1.1 细胞、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34-35页 |
3.1.2 抗体与试剂 | 第35页 |
3.1.3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35-36页 |
3.1.4 缓冲液及其配制 | 第36-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44页 |
3.2.1 感染菌液的制备 | 第37页 |
3.2.2 侵袭试验 | 第37-38页 |
3.2.3 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 第38页 |
3.2.4 CD44在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分析 | 第38-39页 |
3.2.5 分枝杆菌感染对CD44表达的影响 | 第39页 |
3.2.6 CD44中和抗体封闭实验 | 第39-40页 |
3.2.7 胞内存活试验 | 第40页 |
3.2.8 细菌计数和细胞形态观察 | 第40-41页 |
3.2.9 分枝杆菌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运输分析 | 第41页 |
3.2.10 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及细胞计数 | 第41-42页 |
3.2.11 分枝杆菌逃逸到细胞质的分析 | 第42-43页 |
3.2.12 分枝杆菌细胞间直接接触感染的分析 | 第43-44页 |
3.3 结果 | 第44-60页 |
3.3.1 分枝杆菌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 第44-45页 |
3.3.2 分枝杆菌感染不影响CD44表达 | 第45-46页 |
3.3.3 分枝杆菌内化到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不依赖CD44 | 第46-47页 |
3.3.4 分枝杆菌不能在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但可以在细胞外繁殖 | 第47-49页 |
3.3.5 分枝杆菌感染不诱导细胞毒性 | 第49-51页 |
3.3.6 分枝杆菌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不能阻断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 第51-56页 |
3.3.7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菌株逃逸到细胞质 | 第56-58页 |
3.3.8 分枝杆菌不能细胞间直接接触感染 | 第58-60页 |
3.4 讨论 | 第60-63页 |
第4章 结核分枝杆菌穿过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初步研究 | 第63-76页 |
前言 | 第63-6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4-66页 |
4.1.1 细胞、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64页 |
4.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64-6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4.2.1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构建 | 第66页 |
4.2.2 感染菌液的制备 | 第66-67页 |
4.2.3 胞内存活实验 | 第67页 |
4.2.4 分枝杆菌细胞间直接接触感染的分析 | 第67页 |
4.2.5 单核巨噬细胞感染分枝杆菌的准备 | 第67-68页 |
4.2.6 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感染 | 第68页 |
4.2.7 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检测 | 第68-69页 |
4.3 结果 | 第69-74页 |
4.3.1 分枝杆菌持续存在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 第69-70页 |
4.3.2 分枝杆菌不能直接跨细胞感染 | 第70-71页 |
4.3.3 结核分枝杆菌跨越血脑屏障 | 第71-72页 |
4.3.4 结核分枝杆菌跨越血脑屏障伴随着通透性的改变 | 第72-74页 |
4.4 讨论 | 第74-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 | 第100-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