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轴承环件的传统制造工艺 | 第10-11页 |
1.2 轴承环件的铸辗复合成形新工艺 | 第11-12页 |
1.3 轴承环件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传统轴承环件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轴承环件铸辗复合新工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1.4.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GCr15轴承铸坯径向热辗扩组织演变行为 | 第16页 |
1.5.2 GCr15轴承铸坯径向热辗扩孔洞演变行为 | 第16-18页 |
第2章 GCr15轴承铸坯径向热辗扩微观变形规律 | 第18-49页 |
2.1 GCr15铸坯热辗扩微观组织演化仿真建模 | 第18-20页 |
2.1.1 铸坯尺寸设计以及热辗扩工艺参数选择与设计 | 第18-19页 |
2.1.2 建模关键技术与模型可靠性验证 | 第19-20页 |
2.2 GCr15铸坯热辗扩过程微观组织演化行为 | 第20-24页 |
2.2.1 晶粒尺寸基本演化与分布规律 | 第21-23页 |
2.2.2 动态再结晶基本演化与分布规律 | 第23-24页 |
2.3 GCr15轴承铸坯热辗扩晶粒细化极限研究 | 第24-31页 |
2.3.1 晶粒尺寸变化速度 | 第24-26页 |
2.3.2 晶粒细化极限定义 | 第26页 |
2.3.3 晶粒细化极限机理探究 | 第26-27页 |
2.3.4 晶粒细化极限理论描述 | 第27-29页 |
2.3.5 晶粒细化极限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1页 |
2.4 基于微观组织优化控制的工艺参数选择与优化 | 第31-43页 |
2.4.1 基于晶粒细化极限的工艺参数选择与优化 | 第31-35页 |
2.4.2 基于晶粒细匀化分布的工艺参数选择与优化 | 第35-42页 |
2.4.3 工艺参数影响综合分析 | 第42-43页 |
2.5 GCr15轴承铸坯微观组织演化实验 | 第43-49页 |
2.5.1 实验材料与热辗扩设备 | 第43-44页 |
2.5.2 铸坯热辗扩工艺实验 | 第44-45页 |
2.5.3 金相取样方法与平均晶粒尺寸测定方法 | 第45页 |
2.5.4 不同变形量下辗扩后环件的晶粒演变与分布规律 | 第45-49页 |
第3章 GCr15轴承铸坯径向热辗扩孔洞缺陷演变规律 | 第49-80页 |
3.1 铸坯常见缺陷 | 第49-50页 |
3.2 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建模 | 第50-51页 |
3.3 孔洞演变行为探究 | 第51-56页 |
3.3.1 热辗扩中孔洞变形与闭合机制 | 第51-52页 |
3.3.2 孔洞局部坐标系建立 | 第52-53页 |
3.3.3 孔洞形状尺寸演变规律 | 第53-54页 |
3.3.4 孔洞区域等效应变演变规律 | 第54-55页 |
3.3.5 孔洞区域等效应力演变规律 | 第55-56页 |
3.4 孔洞演变的影响因素 | 第56-63页 |
3.4.1 孔洞尺寸系数定义 | 第56-57页 |
3.4.2 孔洞初始大小的影响 | 第57-59页 |
3.4.3 孔洞位置的影响 | 第59-61页 |
3.4.4 初始孔洞形式的影响 | 第61-63页 |
3.5 球形孔洞形状演变预测模型 | 第63-71页 |
3.5.1 球形孔洞形状变化预测模型理论假设 | 第63-65页 |
3.5.2 球形孔洞形状变化预测模型验证 | 第65-66页 |
3.5.3 球形孔洞不同方向尺寸系数表征 | 第66-69页 |
3.5.4 球形孔洞形状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9-71页 |
3.6 热辗扩工艺参数对球形孔洞演变的影响 | 第71-75页 |
3.6.1 热辗扩工艺参数的影响模拟条件 | 第71-72页 |
3.6.2 主动辊转速的影响 | 第72-73页 |
3.6.3 主动辊进给速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3.6.4 初始辗扩温度的影响 | 第74-75页 |
3.7 铸坯热辗扩孔洞演变实验 | 第75-80页 |
3.7.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75-76页 |
3.7.2 孔洞大小对孔洞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3.7.3 孔洞位置对孔洞变形的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80页 |
4.2 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