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荧光的基础简介 | 第10-13页 |
1.2.1 荧光理论介绍 | 第10-11页 |
1.2.2 荧光探针的结构 | 第11-12页 |
1.2.3 荧光探针识别原理 | 第12-13页 |
1.3 荧光探针的控制机理 | 第13-18页 |
1.3.1 光致电子转移过程(Photo 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 第13-14页 |
1.3.2 分子内共轭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 第14-15页 |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 第15-16页 |
1.3.4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d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 ESIPT) | 第16-17页 |
1.3.5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 第17-18页 |
1.4 双光子荧光探针 | 第18-19页 |
1.5 基于Hg~(2+)测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6 基于H_2S检测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7 本文构想 | 第25-27页 |
第2章 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27-39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7页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2.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 第29-31页 |
2.2.3 实验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2.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新型双光子Acedan-NBD amine Dyad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 第39-50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9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0-41页 |
3.2.2 目标分子的合成 | 第41-42页 |
3.2.3 实验溶液的配置 | 第42-43页 |
3.2.4 结果与讨论 | 第43-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附录B 化合物谱图 | 第63-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