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手机媒体概述 | 第15-18页 |
2.1 手机媒体的概念 | 第15页 |
2.2 手机媒体的特点 | 第15-16页 |
2.3 手机媒体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3 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环境的融合 | 第18-23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及特征 | 第18-19页 |
3.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 | 第18-19页 |
3.1.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特征 | 第19页 |
3.2 手机媒体的媒介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19-21页 |
3.2.1 媒介环境理论 | 第19-20页 |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第20-21页 |
3.3 手机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性 | 第21-23页 |
3.3.1 手机媒体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第21页 |
3.3.2 手机媒体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 第21-23页 |
4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23-29页 |
4.1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 第23-26页 |
4.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 | 第23-24页 |
4.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更加多样 | 第24页 |
4.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更加明显 | 第24-25页 |
4.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更加显著 | 第25-26页 |
4.2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第26-29页 |
4.2.1 手机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 第26-27页 |
4.2.2 手机媒体所传播信息的不确定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的困难 | 第27页 |
4.2.3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挑战 | 第27-29页 |
5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第29-42页 |
5.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29-31页 |
5.1.1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素养 | 第29页 |
5.1.2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手机媒体素养 | 第29-31页 |
5.2 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手机媒体 | 第31-34页 |
5.2.1 在学校开设大学生手机媒体素养课程 | 第31-32页 |
5.2.2 在学校开展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实践活动 | 第32-33页 |
5.2.3 引导大学生进行手机媒体素养自我学习 | 第33-34页 |
5.3 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 | 第34-39页 |
5.3.1 运用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4-37页 |
5.3.2 利用手机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9页 |
5.4 加强社会有关单位对手机媒体的建设和监管 | 第39-42页 |
5.4.1 手机通信运营商要从源头上杜绝不良信息对手机的推送 | 第39页 |
5.4.2 健全监管体制,建立手机媒体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39-40页 |
5.4.3 加强法制建设,为手机媒体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 第40页 |
5.4.4 加强道德建设,推动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道德自律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