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第一节 国际营销的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一、国际市场营销 | 第16页 |
二、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 | 第16-18页 |
三、国际营销的渠道策略 | 第18-19页 |
四、国际营销的价格策略 | 第19页 |
五、国际营销的促销策略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第20页 |
二、要素禀赋理论 | 第20-21页 |
三、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页 |
四、内部化理论 | 第21-22页 |
五、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波特)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现状与竞争形势分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国内汽车市场综合状况 | 第24-27页 |
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第25页 |
三、汽车行业在华经营现状 | 第25-26页 |
四、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新变化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国产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7-29页 |
一、国产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二、国产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中外合资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第29-32页 |
一、中外合资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第29-30页 |
二、中外合资汽车产业的现状 | 第30-32页 |
第四节 国产-合资-进口汽车的市场竞争状况 | 第32-36页 |
一、市场占有率 | 第32-33页 |
二、市场价格 | 第33-34页 |
三、市场竞争优势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在华经营状况分析 | 第37-45页 |
第一节 通用汽车中国市场经营状况分析 | 第37-40页 |
一、通用汽车简介 | 第37页 |
二、美国通用在中国的经营情况 | 第37-39页 |
三、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营销目标 | 第39-40页 |
第二节 丰田企业中国市场经营状况分析 | 第40-44页 |
一、丰田汽车简介 | 第40-41页 |
二、丰田汽车在中国的经营状况 | 第41-42页 |
三、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营销目标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通用和丰田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比较分析 | 第45-66页 |
第一节 产品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45-50页 |
一、跨国公司产品策略选择 | 第45-46页 |
二、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多品牌策略 | 第46-48页 |
三、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层次分明产品战略 | 第48-49页 |
四、比较分析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销售渠道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50-56页 |
一、跨国公司营销渠道策略的选择 | 第50-52页 |
二、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单层次拉动式营销渠道策略 | 第52-54页 |
三、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扁平化营销渠道策略 | 第54-55页 |
四、比较分析结论 | 第55-56页 |
第三节 促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56-61页 |
一、跨国公司促销策略的选择 | 第56-58页 |
二、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促销策略 | 第58-59页 |
三、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的促销策略 | 第59-60页 |
四、比较分析结论 | 第60-61页 |
第四节 价格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61-65页 |
一、跨国公司的价格策略选择 | 第61-62页 |
二、通用汽车在中国的以顾客为导向的价格策略 | 第62-63页 |
三、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低成本价格策略 | 第63-64页 |
四、比较分析结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通用和丰田在华营销策略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启示 | 第66-75页 |
第一节 产品策略的启示 | 第66-68页 |
一、重视产品创新 | 第66页 |
二、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 第66-67页 |
三、选择差异化产品策略 | 第67-68页 |
第二节 销售渠道策略的启示 | 第68-69页 |
一、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销售渠道 | 第68-69页 |
二、加强协调与经销商的关系 | 第69页 |
第三节 价格策略的启示 | 第69-71页 |
一、提升产品性价比 | 第69-71页 |
二、提升服务品质 | 第71页 |
第四节 促销策略的启示 | 第71-72页 |
一、进行多样化促销 | 第71-72页 |
二、提升自主品牌汽车形象 | 第72页 |
第五节 跨国经营要合理运用多种营销策略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