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控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与实时性优化的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2 安全计算机通信理论与技术研究 | 第18-36页 |
2.1 安全计算机通信及其特征 | 第18-23页 |
2.1.1 安全计算机通信结构 | 第18-21页 |
2.1.2 通信特征与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2.2 安全苛求系统实时通信技术 | 第23-28页 |
2.2.1 时间触发架构原理 | 第23-25页 |
2.2.2 实时以太网技术 | 第25-26页 |
2.2.3 TTCAN总线 | 第26-27页 |
2.2.4 FlexRay总线 | 第27-28页 |
2.3 安全苛求系统通信容错理论 | 第28-31页 |
2.3.1 通信容错原理与方法 | 第28-29页 |
2.3.2 基于冗余技术的容错方法 | 第29-30页 |
2.3.3 组通信系统容错算法 | 第30-31页 |
2.4 实时性优化算法与分析理论 | 第31-35页 |
2.4.1 通信时延分析 | 第31-32页 |
2.4.2 通信实时性调度算法分析 | 第32-33页 |
2.4.3 基于网络演算的实时性分析理论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与实时性优化 | 第36-64页 |
3.1 通信容错与实时性优化中间件 | 第36-39页 |
3.1.1 通信中间件原理 | 第36-38页 |
3.1.2 通信中间件组成 | 第38-39页 |
3.2 通信容错机制设计 | 第39-47页 |
3.2.1 通信容错机制结构 | 第40-41页 |
3.2.2 基于双网冗余的软件容错设计 | 第41-43页 |
3.2.3 基于GMP的通信容错设计 | 第43-47页 |
3.3 通信实时性优化方法 | 第47-56页 |
3.3.1 通信实时性优化结构 | 第47-48页 |
3.3.2 安全计算机通信数据分类 | 第48-50页 |
3.3.3 通信实时性影响因素 | 第50-52页 |
3.3.4 约束性多重优先级调度算法设计 | 第52-56页 |
3.4 实时性优化策略时延分析 | 第56-63页 |
3.4.1 通信时延推算模型 | 第56-58页 |
3.4.2 通信时延推算方法 | 第58-60页 |
3.4.3 实时性优化策略时延分析 | 第60-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安全计算机通信容错验证与实时性测试 | 第64-86页 |
4.1 测试验证平台 | 第64-67页 |
4.1.1 2乘2取2安全计算机平台 | 第64-65页 |
4.1.2 开源实时以太网 | 第65-67页 |
4.2 通信容错机制验证 | 第67-78页 |
4.2.1 GMP通信容错测试设计 | 第67-69页 |
4.2.2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9-78页 |
4.3 通信实时性优化测试 | 第78-84页 |
4.3.1 通信实时性测试实例设计 | 第78-79页 |
4.3.2 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9-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5 结论 | 第86-88页 |
5.1 总结 | 第86-87页 |
5.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图索引 | 第92-94页 |
表索引 | 第94-9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10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