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加味参附颗粒对脓毒症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3-16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6-27页
    一、脓毒症概念、诊断标准及其演变第16-17页
        (一)脓毒症传统概念及其诊断标准第16页
        (二)脓毒症新概念和诊断标准第16-17页
    二、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第17-20页
        (一)心肌抑制因子第18页
        (二)能量代谢障碍第18-19页
        (三)心肌细胞凋亡第19页
        (四)氧化应激第19-20页
        (五)心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第20页
        (六)微小RNA表达第20页
    三、脓毒症心肌损伤的评估与治疗第20-22页
        (一)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监测和评估第20-22页
        (二)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第22页
    四、中医对脓毒症的研究与认识第22-25页
        (一)中医对脓毒症的基本认识第22-23页
        (二)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3-24页
        (三)虚证在脓毒症中的分布概况第24页
        (四)中医对脓毒症的治疗概况第24-25页
    五、加味参附颗粒的研究基础第25-26页
    六、问题与展望第26-27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27-43页
    一、研究目的第27页
    二、材料与方法第27-32页
        (一)材料第27-28页
        (二)方法第28-31页
        (三)统计方法第31-32页
    三、结果第32-38页
    四、讨论第38-42页
        (一)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第38-39页
        (二)加味参附颗粒对脓毒症大鼠体温的影响第39页
        (三)加味参附颗粒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作用的评价第39-42页
    五、小结第42-43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第43-59页
    一、研究目的第43页
    二、资料与方法第43-44页
        (一)研究对象第43页
        (二)诊断标准第43-44页
        (三)纳入标准第44页
        (四)排除标准第44页
        (五)退出标准第44页
        (六)研究方法第44页
    三、研究方案第44-46页
        (一)观察指标第45页
        (二)观察时点第45页
        (三)统计方法第45-46页
    四、结果第46-53页
    五、讨论第53-58页
        (一)心气损伤、心阳亏虚与脓毒症的关系探讨第53-56页
        (二)加味参附颗粒对气虚或阳虚型脓毒症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第56页
        (三)加味参附颗粒对气虚或阳虚型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作用的评价第56-57页
        (四)加味参附颗粒对气虚型或阳虚型脓毒症患者危重评分和疗效的影响第57-58页
        (五)转归分析第58页
    六、小结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4页
附录第74-81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皮酚对MRC-5细胞的抗衰老和抑制HaCaT细胞的EMT作用
下一篇:基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缺陷探讨肺康方干预COPD的机制及疗效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