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絮凝剂简介 | 第10-14页 |
1.1.1 絮凝剂的分类 | 第10-13页 |
1.1.1.1 无机絮凝剂 | 第11页 |
1.1.1.2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1页 |
1.1.1.3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 第11-13页 |
1.1.1.4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3页 |
1.1.2 絮凝机理 | 第13-14页 |
1.1.2.1 电荷中和吸附凝聚机理 | 第14页 |
1.1.2.2 吸附架桥机理 | 第14页 |
1.1.2.3 网捕卷扫机理 | 第14页 |
1.2 纤维素的性能及应用 | 第14-18页 |
1.2.1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2 纤维素的溶剂体系 | 第15-17页 |
1.2.2.1 间接溶解法法 | 第15-16页 |
1.2.2.2 直接溶解法 | 第16-17页 |
1.2.3 阴离子型纤维素基絮凝剂的制备 | 第17-18页 |
1.2.3.1 取代改性制备阴离子型纤维素 | 第17-18页 |
1.3 污泥现状 | 第18-22页 |
1.3.1 污泥的特性 | 第18-19页 |
1.3.2 污泥脱水原理 | 第19页 |
1.3.3 污泥脱水的方法 | 第19-21页 |
1.3.3.1 干燥法 | 第20页 |
1.3.3.2 浓缩法 | 第20页 |
1.3.3.3 机械脱水法 | 第20页 |
1.3.3.4 污泥调理 | 第20页 |
1.3.3.5 化学调理法 | 第20-21页 |
1.3.4 污泥脱水性能及评价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3 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24-32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2.1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24-25页 |
2.2.1.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2.1.2 实验器材 | 第24-25页 |
2.2.2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2.2.3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的基本性质和表征 | 第27页 |
2.2.3.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7页 |
2.2.3.2 热重分析(TGA) | 第27页 |
2.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 第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2.3.1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的制备优化 | 第27-29页 |
2.3.2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9-30页 |
2.3.3 热重分析(TGA) | 第30页 |
2.3.4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絮凝和污泥性能研究 | 第32-48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3.2.1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32页 |
3.2.1.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3.2.1.2 实验器材 | 第32页 |
3.2.2 BPC-g-PAM-g- APTES的絮凝及污泥性能研究 | 第32-36页 |
3.2.2.1 BPC-g-PAM-g-APTES对模拟废水高岭土的处理 | 第32-34页 |
3.2.2.2 BPC-g-PAM-g-APTES对机械废水的处理 | 第34-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3.3.1 BPC-g-PAM-g-APTES对模拟废水高岭土的处理 | 第36-41页 |
3.3.1.1 助凝剂AlCl3用量的优化 | 第37页 |
3.3.1.2 pH对AlCl3助凝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1.3 BPC-g-PAM-g-APTES用量对助凝-絮凝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1.4 BPC-g-PAM-g-APTES用量对絮凝后絮状物的尺寸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1.5 高岭土溶液的pH对助凝-絮凝的影响 | 第41页 |
3.3.2 BPC-g-PAM-g-APTES絮凝机械废水的研究 | 第41-43页 |
3.3.3 BPC-g-PAM-g-APTES与其他絮凝材料的对比研究 | 第43-44页 |
3.3.4 污泥脱水机理的研究 | 第44-46页 |
3.3.4.1 不同pH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4.2 泥饼可压缩系数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疏水可控纤维素基絮凝材料对印染废水混凝及机理研究 | 第48-61页 |
4.1 前言 | 第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4.2.1 实验试剂和器材 | 第48-49页 |
4.2.1.1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2.1.2 实验器材 | 第49页 |
4.2.2 BPC-g-PAM-g-APTES对印染废水的处理 | 第49-5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9页 |
4.3.1 处理印染废水的絮凝和污泥性能的研究 | 第51-55页 |
4.3.2 BPC-g-PAM-g-APTES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 第55页 |
4.3.3 BPC-g-PAM-g-APTES与其它絮凝材料的对比研究 | 第55-57页 |
4.3.4 污泥脱水机理的研究 | 第57-59页 |
4.3.4.1 不同pH对污泥比阻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4.2 泥饼可压缩系数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