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前言 | 第10页 |
1.2 难降解有机物介绍及处理技术的研究 | 第10-14页 |
1.2.1 难降解有机物概述 | 第10页 |
1.2.2 难降解有机物种类与危害 | 第10-11页 |
1.2.3 酸性大红GR介绍 | 第11-12页 |
1.2.4 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方法 | 第12-14页 |
1.3 Fenton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1 类酶催化性质 | 第14-15页 |
1.3.2 有机配体表面修饰提高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类酶催化性能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17-18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17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17-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2.2.1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8页 |
2.2.2 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18-19页 |
2.2.3 反应溶液的分析及检测方法 | 第19页 |
2.2.4 非均相类Fenton体系氧化降解有机物的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第3章 羧甲纤维素钠四氧化三铁(Fe_3O_4/CMC)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 | 第21-26页 |
3.1 Fe_3O_4/CMC 的制备 | 第21页 |
3.2 Fe_3O_4/CMC的表征 | 第21-24页 |
3.2.1 复合材料表观性状分析 | 第21-22页 |
3.2.2 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23页 |
3.2.3 复合材料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3页 |
3.2.4 复合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3-2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非均相类Fenton体系降解有机物的研究 | 第26-40页 |
4.1 Fe_3O_4/CMC非均相类Fenton体系降解酸性大红GR的实验分析 | 第26-37页 |
4.1.1 pH值对酸性大红GR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26-29页 |
4.1.2 H_2O_2浓度对酸性大红GR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4.1.3 催化剂投量对酸性大红GR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31-34页 |
4.1.4 底物酸性大红GR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5 Fe_3O_4/CMC与Fe_3O_4酸性大红GR降解效率的对比 | 第36-37页 |
4.2 催化剂的可回收性研究 | 第37-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非均相Fenton体系中的反应历程研究 | 第40-46页 |
5.1 电子自旋共振波普(EPR) | 第40-41页 |
5.2 Fe_3O_4/CMC催化H_2O_2作用机理的分析 | 第41页 |
5.3 ·OH降解酸性大红GR的反应历程 | 第41-45页 |
5.3.1 酸性大红GR中偶氮结构(-N=N-)的氧化降解 | 第41-42页 |
5.3.2 酸性大红GR结构中苯环和萘环的氧化降解 | 第42-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6.1 结论 | 第46-48页 |
6.2 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