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茶树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和CsCOR1互作蛋白的筛选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2页
    1.1 植物抗寒性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1.1 植物冷信号的传递途径第14-16页
        1.1.2 茶树冷诱导基因CsCOR1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 互作蛋白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第17-21页
        1.2.1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 hybrid system,Y2H)的构建原理第18-20页
        1.2.2 酵母双杂交系统局限性第20页
        1.2.3 双杂交系统的改进和发展第20-21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2章 钓饵载体的构建第22-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第22页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2页
        2.1.3 主要试剂第22页
        2.1.4 主要溶液的配方第22-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2.1 CsCOR1基因的PCR扩增第23-24页
        2.2.2 PCR凝胶产物的回收第24页
        2.2.3 pDONR~(TM)222-CsCOR1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4-26页
        2.2.4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26-27页
        2.2.5 pDEST32-CsCOR1重组质粒的构建第27页
    2.3 结果第27-29页
        2.3.1 CsCOR1的扩增第27-28页
        2.3.2 pDONR222-CsCOR1重组子的PCR鉴定第28页
        2.3.3 pDEST32-CsCOR1的测序结果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0页
第3章 茶树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第30-42页
    3.1 实验材料第30页
        3.1.1 实验材料第30页
        3.1.2 主要试剂第30页
        3.1.3 引物与接头第30页
    3.2 实验方法第30-38页
        3.2.1 实验原理第30-32页
        3.2.2 茶树总RNA的提取和检测第32-33页
        3.2.3 cDNA的合成第33-36页
        3.2.4 ds cDNA与pDONR222载体的重组连接第36页
        3.2.5 电转化第36-37页
        3.2.6 cDNA初级文库的质量检测第37-38页
    3.3 结果第38-40页
        3.3.1 茶树酵母双杂交总RNA的提取和分离第38-39页
        3.3.2 ds cDNA的合成第39页
        3.3.3 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第39页
        3.3.4 酶切鉴定第39-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第4章 CsCOR1互作蛋白的筛选第42-59页
    4.1 实验材料第42-43页
        4.1.1 实验菌株和质粒第42页
        4.1.2 主要溶液的配方第42-43页
    4.2 实验方法第43-49页
        4.2.1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第43-44页
        4.2.2 钓饵质粒的自激活验证第44页
        4.2.3 pDEST22-cDNA文库的制备第44-46页
        4.2.4 pDEST22-cDNA文库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10B细胞中第46页
        4.2.5 pDEST22-cDNA文库质粒的大量制备第46页
        4.2.6 pDEST22-cDNA和pDEST32-CsCOR1共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第46页
        4.2.7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46-49页
    4.3 结果第49-56页
        4.3.1 钓饵蛋白自激活检测第49-50页
        4.3.2 酵母双杂阳性克隆的初步筛选第50页
        4.3.3 显色反应结果第50-51页
        4.3.4 候选克隆的测序结果分析第51-56页
    4.4 讨论第56-5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页
    5.2 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鱼类干扰素调节因子克隆及其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下一篇: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单独或联合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