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论文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及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导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成果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成果第14-16页
        1.2.3 相关文献评述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页
        1.3.3 结构安排第18-19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第19-20页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0-28页
    2.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第20页
    2.2 指标选取的原则第20-21页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第21-24页
        2.3.1 数据来源第21页
        2.3.2 构建评价体系第21-24页
    2.4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概况第24-28页
        2.4.1 美国农业现代化第25页
        2.4.2 日本农业现代化第25-26页
        2.4.3 英法农业现代化第26页
        2.4.4 印度农业现代化第26页
        2.4.5 巴西农业现代化第26-28页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第28-35页
    3.1 年代差距计算第28-32页
    3.2 各分项指标年代差距估算第32页
    3.3 国家间综合指标年代差估算第32-35页
        3.3.1 权重设定第33-34页
        3.3.2 综合年代差距的计算第34-35页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第35-40页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划分第35-36页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阶段第36-38页
    4.3 发达国家第一次农业现代化举措经验第38-40页
第五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状态分析第40-51页
    5.1 农业现代化内部各指标均衡性分析第40-41页
    5.2 农业现代化外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1-51页
        5.2.1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分析第42-46页
        5.2.2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第46-51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51-54页
    6.1 研究结论第51-52页
        6.1.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结构失衡,总体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成熟期第51页
        6.1.2 城镇对农业现代化支持亟待加强,“两化”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升第51页
        6.1.3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差距将长期存在第51-52页
        6.1.4 农业产业资本利用率极低,资本瓶颈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第52页
    6.2 相关建议第52-54页
        6.2.1 借鉴先行国家实践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第52页
        6.2.2 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第52-53页
        6.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限制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外流第53页
        6.2.4 加强调控和引导,打破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本瓶颈第53-54页
第七章 讨论及展望第54-56页
    7.1 严格的假设前提降低了方法的适用性第54页
    7.2 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存在较大主观性第54-55页
    7.3 缺少调研实证降低了研究说服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禾谷镰刀菌病毒FgHV2/JS16和FgMTV1/SX64的功能鉴定
下一篇:滨海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中氮与磷的积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