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

基于加速度干扰的公路线形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第10-12页
        1.1.1 概述第10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3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行车舒适性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第20-33页
    2.1 行车舒适性理论第20-21页
        2.1.1 行车舒适性的定义第20页
        2.1.2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第20-21页
    2.2 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第21-32页
        2.2.1 驾驶员因素第21-22页
        2.2.2 汽车自身特性第22-24页
        2.2.3 道路线形特征第24-31页
        2.2.4 路面特性第31页
        2.2.5 道路环境与景观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3-42页
    3.1 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概述第33-34页
        3.1.1 主观评价法第33页
        3.1.2 客观评价法第33-34页
    3.2 国内外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第34-40页
        3.2.1 汽车角度舒适性评价方法第34-38页
        3.2.2 道路角度舒适性评价方法第38-40页
    3.3 线形舒适性评价指标的确定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第42-60页
    4.1 汽车的行驶力学特性和动力特性第42-49页
        4.1.1 汽车的行驶阻力第42-45页
        4.1.2 汽车的驱动力第45-46页
        4.1.3 汽车的动力特性第46-47页
        4.1.4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第47-49页
    4.2 加速度模型的建立第49-51页
        4.2.1 横向加速度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4.2.2 轴向加速度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4.3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第51-59页
        4.3.1 加速度干扰理论第51-53页
        4.3.2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第53-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60-79页
    5.1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0页
    5.2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验证第60-78页
        5.2.1 实例路段数据资料第60-62页
        5.2.2 路段的划分第62-64页
        5.2.3 横向加速度干扰的计算及评价第64-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本文研究成果第79-80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89页
    附录 1第85-86页
    附录 2第86-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的力学性态研究
下一篇: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受力特性分析与简化计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