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速度干扰的公路线形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概述 | 第10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行车舒适性理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3页 |
2.1 行车舒适性理论 | 第20-21页 |
2.1.1 行车舒适性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 | 第20-21页 |
2.2 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 | 第21-32页 |
2.2.1 驾驶员因素 | 第21-22页 |
2.2.2 汽车自身特性 | 第22-24页 |
2.2.3 道路线形特征 | 第24-31页 |
2.2.4 路面特性 | 第31页 |
2.2.5 道路环境与景观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3-42页 |
3.1 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概述 | 第33-34页 |
3.1.1 主观评价法 | 第33页 |
3.1.2 客观评价法 | 第33-34页 |
3.2 国内外行车舒适性评价方法 | 第34-40页 |
3.2.1 汽车角度舒适性评价方法 | 第34-38页 |
3.2.2 道路角度舒适性评价方法 | 第38-40页 |
3.3 线形舒适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 | 第42-60页 |
4.1 汽车的行驶力学特性和动力特性 | 第42-49页 |
4.1.1 汽车的行驶阻力 | 第42-45页 |
4.1.2 汽车的驱动力 | 第45-46页 |
4.1.3 汽车的动力特性 | 第46-47页 |
4.1.4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力的平衡 | 第47-49页 |
4.2 加速度模型的建立 | 第49-51页 |
4.2.1 横向加速度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2.2 轴向加速度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3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 | 第51-59页 |
4.3.1 加速度干扰理论 | 第51-53页 |
4.3.2 横向加速度干扰模型的建立 | 第53-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60-79页 |
5.1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5.2 舒适性评价模型的验证 | 第60-78页 |
5.2.1 实例路段数据资料 | 第60-62页 |
5.2.2 路段的划分 | 第62-64页 |
5.2.3 横向加速度干扰的计算及评价 | 第64-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本文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89页 |
附录 1 | 第85-86页 |
附录 2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