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方法论文--盾构法(全断面开挖)论文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的力学性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管片计算理论研究现状第13页
        1.2.2 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的力学响应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运营阶段管片力学响应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4 地震荷载作用下管片力学响应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5 研究现状评价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18-20页
        1.3.1 研究技术路线第18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主要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方法研究第20-43页
    2.1 引言第20-22页
    2.2 管片设计方法说明及比较第22-25页
        2.2.1 惯用法第22页
        2.2.2 修正惯用法第22-23页
        2.2.3 多铰圆环法第23-24页
        2.2.4 梁-弹簧法第24-25页
    2.3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盾构隧道管片受力分析第25-39页
        2.3.1 地层复合比的概念第25页
        2.3.2 管片的受力模型第25-26页
        2.3.3 模型的建立第26-31页
        2.3.4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1-39页
    2.4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结构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比较第39-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管片力学性态研究第43-58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施工阶段衬砌管片的主要荷载第43-47页
        3.2.1 千斤顶顶推力第43-47页
        3.2.2 注浆压力第47页
        3.2.3 水土压力第47页
    3.3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阶段的数值模拟及分析第47-52页
        3.3.1 模型的建立第47-49页
        3.3.2 千斤顶顶推力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49-50页
        3.3.3 计算结果分析第50-52页
    3.4 施工阶段不同地层复合比的影响分析第52-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运营阶段管片动力响应分析第58-77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运营期数值模拟及响应分析第58-69页
        4.2.1 地铁列车荷载的模拟第58-59页
        4.2.2 动力时程分析第59-61页
        4.2.3 模型的建立第61-63页
        4.2.4 位移内力响应分析第63-65页
        4.2.5 周围围岩响应分析第65页
        4.2.6 不同地层复合比下响应分析第65-69页
    4.3 长期循环列车荷载作用下累计沉降分析第69-75页
        4.3.1 动荷载作用下累计变形理论第69-71页
        4.3.2 动荷载作用下长期累计变形产生的差异沉降分析第71-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第77-84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77-79页
        5.2.1 地震波的选取第77-78页
        5.2.2 模型的建立第78页
        5.2.3 结果分析第78-79页
    5.3 不同地层复合比下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第79-82页
    5.4 不同地震级别的动力响应分析第82-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结论、建议、成果及展望第84-87页
    结论第84页
    建议第84-85页
    成果第85页
    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件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工格栅加筋岩溶土洞设计方法研究及数值分析
下一篇:基于加速度干扰的公路线形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