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关于社区银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关于社区银行发展主要模式和方向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关于社区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的研究 | 第15页 |
1.3.4 文献评论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社区银行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 社区银行理论 | 第17-19页 |
2.1.1 社区银行定义 | 第17页 |
2.1.2 社区银行特征 | 第17-18页 |
2.1.3 国外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 第18-19页 |
2.2 金融共生理论 | 第19-20页 |
2.3 社区银行战略理论 | 第20-21页 |
2.3.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20页 |
2.3.2 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 第20页 |
2.3.3 引入竞争机制,加强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力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内社区银行发展现状及必要性 | 第21-27页 |
3.1 国内社区银行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3.1.1 小金融便利店模式 | 第21页 |
3.1.2 智能网点模式 | 第21-22页 |
3.1.3 三种分销渠道结合模式 | 第22-23页 |
3.2 发展社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7页 |
3.2.1 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 | 第23-24页 |
3.2.2 完善银行体系 | 第24页 |
3.2.3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 第24-25页 |
3.2.4 从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民生银行发展社区银行业务概况 | 第27-36页 |
4.1 中国民生银行简介 | 第27-28页 |
4.1.1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简介 | 第27页 |
4.1.2 民生银行苏州分行简介 | 第27-28页 |
4.2 民生社区银行业务概况 | 第28-31页 |
4.2.1 社区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28页 |
4.2.2 业务经营模式 | 第28-29页 |
4.2.3 业务管理模式 | 第29页 |
4.2.4 服务特点 | 第29-30页 |
4.2.5 业务种类 | 第30-31页 |
4.3 民生银行苏州分行发展社区银行业务环境与产品分析 | 第31-36页 |
4.3.1 发展中的环境优势 | 第31-33页 |
4.3.2 发展中的环境劣势 | 第33-34页 |
4.3.3 产品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民生银行苏州分行发展社区银行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36-41页 |
5.1 快速扩张选址盲目 | 第36页 |
5.2 产品服务同质化严重 | 第36-37页 |
5.3 社区客户定位不准确 | 第37-38页 |
5.3.1 企业型客户定位粗糙 | 第37-38页 |
5.3.2 忽视客户体验 | 第38页 |
5.4 社区银行缺乏个性化 | 第38-39页 |
5.5 员工素质有待提升 | 第39页 |
5.6 外部职能部门监管不足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发展社区银行业务的对策及建议 | 第41-46页 |
6.1 准确定位社区银行网点 | 第41-42页 |
6.1.1 社区支行 | 第41页 |
6.1.2 全功能自助银行 | 第41页 |
6.1.3 社区网点 | 第41-42页 |
6.2 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 第42页 |
6.3 增强客户定位及客户体验度 | 第42-43页 |
6.3.1 定位社区企业客户 | 第42页 |
6.3.2 增强客户体验度 | 第42-43页 |
6.4 探索多种社区银行发展模式 | 第43-44页 |
6.4.1 不同社区推行特色化建设模式 | 第43-44页 |
6.4.2 建立社区金融链 | 第44页 |
6.5 提髙社区银行员工素质 | 第44-45页 |
6.6 外部提供完善的监督与支持机制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