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信息、生物控制论文

多导联脑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及分析系统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2-14页
第2章 脑电信号的特性第14-22页
    2.1 脑电信号基本知识第14-16页
        2.1.1 脑电信号的机理第14-15页
        2.1.2 脑电信号的分类第15-16页
        2.1.3 脑电信号的特征第16页
    2.2 诱发脑电第16-20页
        2.2.1 诱发脑电的定义第16页
        2.2.2 诱发脑电的特性第16-17页
        2.2.3 诱发脑电的分类第17-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脑电信号的采集、处理第22-38页
    3.1 脑电信号的采集与传输第22-25页
        3.1.1 脑电信号的放大第22-24页
        3.1.2 脑电信号的模数转换第24-25页
    3.2 通讯协议模块设计第25-29页
        3.2.1 脑电信号数据的编解码格式第25-27页
        3.2.2 USB串口通信第27-29页
    3.3 脑电信号的滤波第29-36页
        3.3.1 脑电信号的频率域处理第30-33页
        3.3.2 脑电信号的空间域处理第33-35页
        3.3.3 滤波算法的C++实现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三维可视化技术第38-52页
    4.1 头部模型的构建第38-42页
        4.1.1 建模方式的选择第38页
        4.1.2 头部结构分析第38-39页
        4.1.3 模型建模过程第39-42页
    4.2 模型数据的读取第42-51页
        4.2.1 3DMAX模型输出格式第42页
        4.2.2 3DS文件格式第42-43页
        4.2.3 3DS文件读取第43-48页
        4.2.4 模型的绘制与显示第48-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脑电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与功能测试第52-64页
    5.1 脑电图机软件总体设计第52页
    5.2 脑电图机软件的实现第52-57页
        5.2.1 人机交互模块的实现第52-57页
        5.2.2 脑功能区与电极的内联关系第57页
    5.3 软件测试第57-63页
        5.3.1 测试环境的配置第59页
        5.3.2 四种大脑功能区测试第59-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翻译学观照下《毛泽东诗词》赵甄陶译本研究
下一篇:A Novel Camptothecin Analogue Inhibits Colo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Down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MiR-155 in Vivo and in Vi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