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钎焊论文

超声波辅助Cu/Al液相钎焊接头冶金连接机制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Cu/Al异质金属的焊接研究现状第16-26页
        1.2.1 Cu/Al异质金属的焊接性第16-18页
        1.2.2 Cu/Al固相焊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Cu/Al钎焊研究现状第20-26页
    1.3 超声技术在金属材料连接及冶金领域的研究第26-34页
        1.3.1 空化效应的形成机理第26-27页
        1.3.2 声场作用下固液界面的反应行为第27-31页
        1.3.3 声场作用下液态金属的凝固行为第31-34页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6-46页
    2.1 实验材料第36-37页
        2.1.1 实验母材第36页
        2.1.2 实验钎料第36-37页
    2.2 实验装置及钎焊工艺第37-41页
        2.2.1 实验设备及装置第37-38页
        2.2.2 固定间隙超声波辅助液相钎焊工艺第38-40页
        2.2.3 超声辅助半固态状态钎焊工艺第40-41页
    2.3 接头性能及显微组织分析第41-46页
        2.3.1 焊合率测试第41页
        2.3.2 显微组织分析第41-42页
        2.3.3 相组成分析第42-43页
        2.3.4 硬度测试第43页
        2.3.5 材料热膨胀系数测试第43页
        2.3.6 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测试第43-45页
        2.3.7 耐腐蚀性能测试第45-46页
第3章 超声波辅助钎焊Al和Cu同质金属第46-68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Al/Zn-3Al/Al钎焊接头的连接工艺第46-51页
        3.2.1 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焊合率的影响第46-48页
        3.2.2 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结构的影响第48-51页
    3.3 Al/Zn-14Al/Al钎焊接头的连接机制第51-60页
        3.3.1 不同温度钎焊时接头的界面润湿行为第52-57页
        3.3.2 不同温度钎焊时接头的显微结构演变第57-58页
        3.3.3 钎焊接头钎缝层显微结构的细化机制第58-60页
    3.4 Cu/Zn-Al/Cu钎焊接头的连接机制第60-67页
        3.4.1 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显微形貌的影响第60-64页
        3.4.2 接头的界面润湿机制第64-65页
        3.4.3 钎缝层显微形貌的演变机制第65-66页
        3.4.4 接头强度测试第66-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超声波辅助钎焊Al/Zn-3Al/Cu异质金属第68-87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典型的Cu/Al钎焊接头及其超声扫描显微图第68-69页
    4.3 钎缝层的显微形貌和相组成分析第69-73页
    4.4 Cu界面层的显微形貌和相组成分析第73-78页
    4.5 接头性能分析第78-83页
        4.5.1 强度和失效机制分析第78-82页
        4.5.2 腐蚀性能测试第82-83页
    4.6 失效处理对接头显微结构的影响第83-86页
    4.7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Al/Zn-3Al/Cu钎焊接头的等温超声处理第87-99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钎缝层的显微形貌演变第87-89页
    5.3 Cu界面层的显微形貌演变第89-90页
    5.4 接头显微形貌的演变机制第90-97页
    5.5 接头的力学性能第97-98页
    5.6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Al/Zn-3Al/Cu钎焊接头的凝固超声处理第99-109页
    6.1 引言第99页
    6.2 凝固超声处理时Al/Zn-3Al/Cu钎焊接头的显微形貌演变第99-101页
    6.3 凝固超声处理时Al和Cu同质金属钎焊接头的显微形貌演变第101-103页
    6.4 花瓣状CuZn_5/Al复合结构的形成机制分析第103-105页
    6.5 钎缝层硬度和热膨胀系数测试第105-107页
    6.6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个人简历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Al复合粉末锻造成形与反应烧结工艺研究
下一篇:功能性超分子组装体系的可控制备及生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