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流形正则化SVM的图像显著性检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1.2 研究现状第7-10页
        1.2.1 基于无监督模式的显著性检测模型第8-9页
        1.2.2 基于半监督模式的显著性检测模型第9-10页
        1.2.3 基于全监督模式的显著性检测模型第10页
    1.3 研究动机及本文工作第10-14页
        1.3.1 基于局部学习的显著性检测模型第10-11页
        1.3.2 基于全局学习的显著性检测模型第11-12页
        1.3.3 研究动机第12-13页
        1.3.4 本文工作及贡献第13-14页
    1.4 论文章节安排第14-16页
2 相关基本知识介绍第16-24页
    2.1 先验知识介绍第16页
    2.2 超像素的产生第16-19页
        2.2.1 FH超像素第17页
        2.2.2 SLIC超像素第17-19页
    2.3 目标预测二值图的产生第19-20页
    2.4 关联矩阵的学习第20-21页
    2.5 支持向量机模型第21-23页
        2.5.1 基本支持向量机模型第21-22页
        2.5.2 流形正则化支持向量机模型第22页
        2.5.3 核函数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半监督的流形正则SVM显著性检测模型第24-37页
    3.1 初始显著性图的计算第24-26页
    3.2 流形正则化的SVM显著性检测模型第26-30页
        3.2.1 训练样本的选择第26-27页
        3.2.2 流形正则化SVM模型第27-28页
        3.2.3 基于局部流形正则化SVM模型的显著性检测第28-30页
        3.2.4 基于全局流形正则化SVM模型的显著性检测第30页
    3.3 局部正则与全局正则的融合第30-32页
    3.4 迭代优化第32-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实验与结果第37-54页
    4.1 数据库介绍第37-38页
    4.2 实验相关说明第38-41页
        4.2.1 具体参数设置第38页
        4.2.2 评测指标第38-41页
    4.3 算法检测性能评价第41-44页
        4.3.1 初始显著性检测模型检测性能评测第41页
        4.3.2 局部和全局流形正则化SVM模型检测性能评价第41-43页
        4.3.3 优化融合模型性能评价第43页
        4.3.4 迭代优化性能测价第43-44页
    4.4 本文算法与其它算法结果比较第44-47页
        4.4.1 定量比较第44-47页
        4.4.2 定性比较第47页
    4.5 现有算法的提升第47-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二进制描述子的工件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螺旋束CT系统重建及射束硬化伪影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