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1.1.1 理论依据 | 第9-10页 |
1.1.2 现实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1 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国外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 第14-15页 |
2.3 国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 第15-16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6-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6-17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3.2.3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3.2.5 比较分析法 | 第18-19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19-38页 |
4.1 广州市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老师基础情况 | 第19-22页 |
4.1.1 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和年龄结构 | 第19-20页 |
4.1.2 专职体育老师学历和称职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4.1.3 专职体育老师工作量情况 | 第21页 |
4.1.4 专职体育老师待遇情况 | 第21-22页 |
4.2 广州市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第22-28页 |
4.2.1 体育设施基本情况分析 | 第22-23页 |
4.2.2 领导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视程度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4.2.3 院校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资金的投入情况分析 | 第24页 |
4.2.4 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宣传情况分析 | 第24-25页 |
4.2.5 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形式 | 第25-26页 |
4.2.6 院校体育老师每周指导课外体育活动次数情况分析 | 第26-27页 |
4.2.7 学生对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满意度情况分析 | 第27-28页 |
4.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 第28-36页 |
4.3.1 课外体育活动态度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4.3.2 学生对体育锻炼基本常识的认识情况分析 | 第29页 |
4.3.3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情况分析 | 第29-30页 |
4.3.4 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4.3.5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段情况分析 | 第31页 |
4.3.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长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4.3.7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选择活动场所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3.8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3.9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4.3.10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消费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4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情况分析 | 第36-38页 |
4.4.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情况分析 | 第36-37页 |
4.4.2 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情况分析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对策 | 第38-42页 |
5.1 结论 | 第38-39页 |
5.2 对策 | 第39-42页 |
5.2.1 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并减轻工作量适当提高待遇 | 第39页 |
5.2.2 学院领导要重视和大力支持 | 第39-40页 |
5.2.3 学院领导要重视宣传教育,体育老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 | 第40页 |
5.2.4 应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设施条件 | 第40页 |
5.2.5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部门应完善体育协会(俱乐部)和体育节活动 | 第40-41页 |
5.2.6 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工作者应根据高职院校特殊性,有针对性开展课外体育工作 | 第41-42页 |
6 致谢 | 第42-43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A | 第45-46页 |
附录B | 第46-49页 |
附录C | 第49-53页 |
附录D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