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锚式预应力混凝土独斜塔斜拉桥安全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发展概况及特点 | 第10-12页 |
1.2.1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1.2.2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的特点 | 第12页 |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 | 第13页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斜拉桥安全性能分析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16-34页 |
2.1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分析理论 | 第16-17页 |
2.1.1 垂度效应及其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2.1.2 梁—柱效应及其处理方法 | 第17页 |
2.1.3 大变形效应及其处理方法 | 第17页 |
2.2 斜拉桥材料非线性理论及其处理方法 | 第17-18页 |
2.3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18-22页 |
2.3.1 第一类稳定问题 | 第18-20页 |
2.3.2 第二类稳定问题 | 第20-21页 |
2.3.3 失稳判别准则及评价指标 | 第21-22页 |
2.4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2-26页 |
2.4.1 主梁结构特征 | 第22-23页 |
2.4.2 斜塔结构特征 | 第23-24页 |
2.4.3 斜拉索 | 第24-25页 |
2.4.4 基础设计 | 第25页 |
2.4.5 主要参数 | 第25-26页 |
2.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6-32页 |
2.5.1 ANSYS相关单元介绍 | 第26页 |
2.5.2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有限元模拟 | 第26-28页 |
2.5.3 荷载确定 | 第28页 |
2.5.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8-29页 |
2.5.5 本构关系模型 | 第29-32页 |
2.6 用ANSYS进行稳定分析的方法 | 第32-33页 |
2.6.1 弹性稳定分析的方法 | 第32-33页 |
2.6.2 非线性稳定分析的方法 | 第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施工阶段安全性能分析 | 第34-48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斜拉桥施工阶段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34-35页 |
3.3 典型工况下斜拉桥的第一类稳定分析 | 第35-39页 |
3.3.1 荷载工况的确定 | 第35-36页 |
3.3.2 典型工况下的弹性稳定分析 | 第36-39页 |
3.4 最大悬臂阶段斜拉桥双重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39-43页 |
3.5 桥面铺装阶段斜拉桥双重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43-46页 |
3.6 两类稳定安全系数的比较 | 第4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运营阶段安全性能分析 | 第48-82页 |
4.1 斜拉桥成桥初始状态的确定 | 第48-49页 |
4.2 荷载工况及布载方式 | 第49-53页 |
4.3 设计荷载作用下受力特性分析 | 第53-62页 |
4.3.1 成桥初始状态分析 | 第53-57页 |
4.3.2 中载作用受力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4.3.3 偏载作用受力特性分析 | 第59-62页 |
4.4 运营阶段极限承载力分析 | 第62-80页 |
4.4.1 主梁组合应力最不利截面加载 | 第62-68页 |
4.4.2 主梁最大活载位移截面加载 | 第68-74页 |
4.4.3 主塔根部组合应力最不利截面加载 | 第74-80页 |
4.5 不同布载方式结果对比 | 第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地锚式独斜塔斜拉桥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82-92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断索对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2-85页 |
5.3 斜塔倾角变化对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5-87页 |
5.4 横梁间距对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7-89页 |
5.5 结构体系对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 第89-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