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4-25页 |
1.1 行人保护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1.2 行人安全法规 | 第16-19页 |
1.3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5页 |
2 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的创新设计 | 第25-35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TRIZ理论及其应用流程 | 第25-28页 |
2.3 基于TRIZ理论的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的创新设计 | 第28-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关键问题的探索与仿真研究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关键问题的探索 | 第35-40页 |
3.3 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仿真研究 | 第40-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基于行人保护的头型冲击器的建立与验证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头型冲击器的建立 | 第46-51页 |
4.3 头型冲击器的验证 | 第51-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具有主动式铰链装置的发动机罩碰撞模型的建立 | 第58-69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碰撞CAD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5.3 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0-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汽车主动式发动机罩铰链装置的安全性分析 | 第69-83页 |
6.1 引言 | 第69页 |
6.2 HIC损伤值 | 第69-70页 |
6.3 发动机罩碰撞区域的划分及碰撞点的选取 | 第70-75页 |
6.4 举升式发动机罩的仿真研究 | 第75-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7.2 工作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