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统计调查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以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长春版语文教材少年儿童形象调查统计 | 第18-24页 |
一、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的统计 | 第18页 |
二、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统计 | 第18-19页 |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类型的分析 | 第19-21页 |
四、初中生心目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类型调查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中在少年儿童形象选取上的分析 | 第24-29页 |
一、外在形象对比 | 第24-26页 |
二、政治形象对比 | 第26页 |
三、内在形象对比 | 第26-27页 |
四、伦理形象频率对比 | 第27-28页 |
五、少年儿童形象与当今社会初中生成长的关系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分析 | 第29-42页 |
一、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的外在价值 | 第29-30页 |
二、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的内在价值 | 第30-35页 |
三、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的教育价值 | 第35-38页 |
四、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的社会价值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对语文教材中少年儿童形象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42-47页 |
一、教学策略 | 第42-43页 |
(一)淡化考试 | 第42页 |
(二)补充儿童视觉读物 | 第42页 |
(三)开发适合中学生的电子产品和电脑软件 | 第42-43页 |
(四)家校合作 | 第43页 |
二、教学方法 | 第43-47页 |
(一)关注儿童视角 | 第44页 |
(二)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 第44页 |
(三)展现少数民族文化 | 第44页 |
(四)儿童形象的多元解读 | 第44-45页 |
(五)人物背景的适当扩充 | 第45页 |
(六)道德行为的辩证分析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