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光敏性交替共聚物的自组装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双亲性聚合物第9-10页
        1.1.1 概念第9页
        1.1.2 分类第9-10页
        1.1.3 双亲性聚合物的性质第10页
    1.2 自组装第10-14页
        1.2.1 自组装概念第11页
        1.2.2 胶束自组装热力学第11-12页
        1.2.3 胶束自组装方法第12-14页
    1.3 聚合物胶束影响因素第14-16页
        1.3.1 聚合物链结构第14-15页
        1.3.2 聚合物的浓度第15页
        1.3.3 溶剂第15-16页
        1.3.4 离子、离子强度及pH 值第16页
    1.4 聚合物胶束表征第16-17页
        1.4.1 高分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第16页
        1.4.2 高分子胶束“核”的粘度第16-17页
        1.4.3 胶束尺寸及尺寸分布第17页
    1.5 光敏性高分子第17-18页
    1.6 乳液及乳化剂第18-20页
        1.6.1 乳液第18页
        1.6.2 乳化剂第18-20页
    1.7 立题依据第20-22页
第二章 双亲性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研究第22-31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实验部分第23-25页
        2.2.1 实验试剂第23页
        2.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3-24页
        2.2.3 实验步骤第24-2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5-30页
        2.3.1 聚合物结构表征第25-26页
        2.3.2 聚合物热性能表征第26-27页
        2.3.3 SMA 自组装研究第27-29页
        2.3.4 SMA 胶束乳化剂应用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双亲性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1-35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3.2.1 实验试剂第31-32页
        3.2.2 实验仪器设备第32页
        3.2.3 实验步骤第32-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4页
        3.3.1 红外表征第33页
        3.3.2 GPC 表征第33-34页
        3.3.3 UV 表征第34页
        3.3.4 DSC 表征第34页
    3.4 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光敏性双亲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自组装第35-47页
    4.1 引言第35-36页
    4.2 实验部分第36-38页
        4.2.1 实验试剂第36页
        4.2.2 实验仪器设备第36-37页
        4.2.3 实验步骤第37-3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4.3.1 聚合物结构分析第38-39页
        4.3.2 聚合物胶束化行为研究第39-41页
        4.3.3 胶束表面组成分析第41页
        4.3.4 pH 值及盐浓度对胶束影响第41-44页
        4.3.5 聚合物胶束光交联行为研究第44-46页
    4.4 结论第46-47页
第五章 聚合物胶束在乳液中的应用第47-55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5.2.1 实验试剂第47页
        5.2.2 实验仪器设备第47-48页
        5.2.3 实验步骤第4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5.3.1 不同胶束浓度影响第48-50页
        5.3.2 不同pH 值影响第50-51页
        5.3.3 不同盐浓度影响第51-53页
        5.3.4 不同光照时间影响第53-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稀释率啤酒风味柔和性与协调性研究--无机离子对啤酒风味的影响
下一篇:替莫唑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