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舰载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ATP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系统研制背景第7页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7-11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7-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主要差距第10-11页
    1.3 ATP技术及天线驱动转台概述第11-14页
        1.3.1 ATP技术第11-13页
        1.3.2 天线驱动转台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舰载式大气激光通信及其ATP技术第15-23页
    2.1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概述第15-18页
        2.1.1 系统组成第15-16页
        2.1.2 激光的发射与接收第16-18页
    2.2 FSO天线捕获跟踪瞄准(ATP)技术第18-20页
        2.2.1 ATP系统设计第18-19页
        2.2.2 ATP系统粗跟踪机构设计第19-20页
        2.2.3 ATP系统精跟踪机构设计第20页
    2.3 ATP系统的工作过程第20-23页
第三章 误差信号的分析第23-29页
    3.1 伺服控制与误差提取第23-24页
    3.2 误差信号的提取(QD)第24-25页
    3.3 误差信号的灵敏度第25-26页
    3.4 光信号强弱对误差信号的影响第26-29页
第四章 ATP系统二维转台模型第29-41页
    4.1 伺服机械结构因素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29-32页
        4.1.1 转动惯量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29-30页
        4.1.2 结构谐振频率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30页
        4.1.3 摩擦力矩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30-31页
        4.1.4 传动空回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31-32页
        4.1.5 传动精度与伺服系统性能的关系第32页
    4.2 ATP系统二维转台结构设计及分析第32-35页
        4.2.1 ATP伺服机械结构形式的确定第32-33页
        4.2.2 机械结构模态分析第33-35页
    4.3 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第35-41页
        4.3.1 电机理想数学模型第35-36页
        4.3.2 考虑结构刚度时电机拖动回路的数学模型第36-39页
        4.3.3 考虑系统非线性摩擦时电机拖动回路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第五章 系统建模及其仿真第41-55页
    5.1 系统指标第41-42页
    5.2 转台俯仰向仿真第42-55页
        5.2.1 电动机及减速箱的选择第42-44页
        5.2.2 电机及减速箱选择方案验证第44页
        5.2.3 三闭环仿真模型及分析第44-55页
第六章 模糊控制在ATP伺服转台中的应用第55-67页
    6.1 方位伺服控制器选择第55页
    6.2 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第55-58页
        6.2.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5-56页
        6.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第56-58页
    6.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第58-62页
        6.3.1 PID控制器参数Fuzzy调整原理第58-59页
        6.3.2 PID参数专家调整知识的Fuzzy调整模型第59-62页
    6.4 转台方位向仿真第62-67页
        6.4.1 技术指标第62页
        6.4.2 电机及减速箱的选择第62-63页
        6.4.3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3-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插入相位延迟测试方法研究
下一篇:阵列信号盲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