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 相关文献评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工程承包商竞争力分析框架 | 第17-21页 |
2.1 建筑行业的竞争环境特征 | 第17-19页 |
2.2 钻石模型 | 第19页 |
2.3 SWOT 模型 | 第19页 |
2.4 3P 模型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韩国三星工程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 第21-33页 |
3.1 基于钻石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第21-24页 |
3.1.1 生产要素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3.1.2 需求要素因素分析 | 第22页 |
3.1.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状况 | 第22-23页 |
3.1.4 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 | 第23页 |
3.1.5 政府和机会 | 第23-24页 |
3.2 韩国三星工程公司 SWOT 分析 | 第24-30页 |
3.2.1 优势分析 | 第25-28页 |
3.2.2 劣势分析 | 第28页 |
3.2.3 机会分析 | 第28-30页 |
3.2.4 威胁分析 | 第30页 |
3.3 基于 3P 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基于业绩的竞争力分析 | 第30-31页 |
3.3.2 基于潜力的竞争力分析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中国 S 工程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 第33-47页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第33-37页 |
4.1.1 生产要素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1.2 需求条件因素分析 | 第34页 |
4.1.3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状况 | 第34-35页 |
4.1.4 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 | 第35-36页 |
4.1.5 政府与机会 | 第36-37页 |
4.2 中国 S 工程公司 SWOT 分析 | 第37-43页 |
4.2.1 优势分析 | 第37-38页 |
4.2.2 劣势分析 | 第38-39页 |
4.2.3 机会分析 | 第39-41页 |
4.2.4 威胁分析 | 第41-43页 |
4.3 基于 3P 模型的竞争力分析 | 第43-46页 |
4.3.1 基于业绩的竞争力分析 | 第43-44页 |
4.3.2 基于潜力的竞争力分析 | 第44-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中国 S 工程公司与韩国三星工程公司的竞争力差距与对策分析 | 第47-53页 |
5.1 中国 S 工程公司与韩国三星工程公司的竞争力差距分析 | 第47-49页 |
5.1.1 市场准入差距 | 第47页 |
5.1.2 技术差距 | 第47-48页 |
5.1.3 价格差距 | 第48-49页 |
5.2 营销策略 | 第49-51页 |
5.2.1 市场进入模式 | 第49页 |
5.2.2 联合共赢策略 | 第49-50页 |
5.2.3 资源集成策略 | 第50-51页 |
5.3 产品策略 | 第51页 |
5.3.1 推行设计优化研究技术标准 | 第51页 |
5.3.2 注重技术积累做精拳头产品 | 第51页 |
5.3.3 强化工程策划优化业务流程 | 第51页 |
5.4 运营策略 | 第51-52页 |
5.4.1 推动国内产品出口 | 第51-52页 |
5.4.2 改善企业融资能力 | 第52页 |
5.4.3 提升全球采购能力 | 第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